對於她來說能夠勉強跟上教學節奏,或許有些時候還要慢半拍,然後回到宿舍要好好想一想,她才明白的過來。
另外她也同樣選擇性的放棄了一些科目,她很清晰,自己以後必然學理科。
那麼類似於曆史地理,這種文科所需要花的時間就會偏少一點。
這也是人之常情,這門科目隻要合格就可以了,並不影響她今後考試。
倒是那些卡在腰眼裡,甚至沒有考慮好自己選文選理的人比較尷尬。
雖然放棄某些科目的行為並不好,但是絕大多數老師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——我說的是一些文科的老師。
根據曆史經驗來說,狀元班80%以上的學生都以後會選擇理科,
文科對於他們來說——曆史地理政治——隻要能夠過了高中學業水平考試,那就可以了。
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大概是個什麼強度呢?
精英中學所有人有一個算一個。從現在開始,每天上兩節課,上一個星期,然後直接去考試,他們也能過。
當然這也僅限於文科。
同樣因為曆史數據80%以上的人都會選擇理科,所以物理、化學、生物老師。麵對那些後進生,或者稱為學困生,沒有一個人選擇放棄。
說不定那些原本理科成績不怎麼好的學生,突然間因為考慮到就業和專業的原因,硬著頭皮選理科,這些人也都不在少數。
總體而言精英中學,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對學生真的蠻負責的。
這或許也是王勝男對精英中學情有獨鐘的原因之一。
江州畢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,是一個臥虎藏龍的地方,雖然說精英中學的開學典禮上,校長謝維州拍著胸脯吹牛,說精英中學是全江州最好的高中,甚至沒有之一。
這句話都是有前提條件限製的。他的前提是在正常的高中裡。
在正常的高中序列內,精英中學不要說在江州,它甚至放眼全國都是名列前茅的。
但江州不能算一個非常正常的地方,他有幾所公辦高中。他的高考率很少,每年可能兩隻手能夠數得過來的學生參加高考,其他人都提前被海外名校所錄取。或者保送,或者去少年班。
去掉那些非正常入學的學生——這個畢竟你永遠不知道彆人的手腕到底能有多粗——正常入學的學生,考的差的在同濟浙大,他們的平均分達到了複旦交大的錄取線。
江州還有一些國際高中,其中有一所高校,他去年完成了百分百的常青藤錄取率,裡麵的學生可能從小學開始就開始著手準備進入常青藤的資料。
可能裡麵有一些是捐贈入學的,但絕大部分的人都是準備資料。單純的學生的入學對他們來說也沒有什麼過大的意義,他們是要去學一點東西的。
要說他們是不是個好學生,嗯,如果拿一張高考卷給到精英的高三,和他們的高三一起做的話,大概率分數還考不過精英,但彆人能夠拿得出手的東西可就太多了。
從小對於那些馬術、高爾夫等不拿分的項目,他們每個人都會那麼幾項。
而要論最後的成就,精英中學的學生拍馬都趕不上。
這種學校是一個比較典型的素質教育,隻是在生源上又不那麼典型。
所有人都知道素質教育教育出來的學生質量是最高的,遠比應試教育的高,但是它的成本太高了,光那個基礎的門檻就能擊敗全國99%的家長。
也就是為什麼江州帝都這種經濟特彆發達的城市是高考獨立出題的,讓他們自己玩自己的,讓這群牛鬼蛇神自己內部先消化掉。
教育和經濟發達程度其實高度掛鉤,總有人不信。
說回林妙妙。
林妙妙他們寢室一共4個人,那4個人在班級中處於完全不一樣的狀態。
這一點,李雲昭全部看在眼裡。除了前麵提到的梁雲舒能夠勉強跟得上進度以外,韋昕迪比梁雲舒再差一點,但還能抓的住後保險杠,最多就是被拖在地上拖一路。
而林妙妙和鄧小琪兩個人從一開始幾乎就被甩下了車。隻是兩個人又有不同,鄧小琪是完全放棄,坐在旁邊的椅子上,自顧自休息,而林妙妙她試圖用她的小短腿追上這輛車。但似乎有些異想天開了。明明著看著林妙妙在努力,但確實沒有什麼明顯的成果。
就是因為沒有什麼直接的正向反饋,所以林妙妙到第3天其實就累趴下了。
那趴下的其實不止這裡麵有一個人,隻是她是唯一一個被趙榮寶當場揪起來的人。
最後一節自習課。老樣子,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