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五章 朝局(2 / 2)

投筆定江山 夢醉雲巔 5679 字 2024-05-16

而且現今吳王行事詭譎莫測,任何一方都摸不清吳王的真實意圖,多有僭越,卻不行廢立之事,遵紀守法,卻不管足下之人。

似忠臣,是權臣,卻不像反臣。

以司空宰相為首的文官陣營,權勢僅次於吳王,勢力之中門閥貴族林立,家族底蘊深厚,隻是吃了沒有兵權的虧,卻擁有著遠超其餘兩大勢力的頑強生命力,不論是吳王陣容,還是少帝一方,隻要首領死去,勢力便會土崩瓦解,可文官集團不同,他們是曆史的殘留,是從乾朝一直傳承到的今天的。

乾朝雖亡,貴族不死,足以見其生命力頑強。

少帝一方實力最弱,隻因其得承正統,加之少帝才智機敏,才有了勉強立足朝堂的一席之地。

說來也是古怪,一國皇族,應該是貴族之首,可堯姓一族,世代孤寡,傳至今日,竟是落得了一脈單傳的淒慘境地,更加令人憂心的是,當今帝王還未留下子嗣,若是帝王不幸崩殂,將再無合理繼位者,韶漢必亂。

若照如今時局判斷,少帝若死,吳王可直接登基,雖可能會有叛亂,但以吳王實力,定可不日而平。

可惜吳王與門閥貴族結有世仇,已經達到水火不容的境地,門閥貴族不會將皇位拱手相讓,自然而然便成了少帝麵前的一道保護屏障,兩者同氣連枝,一榮俱榮,一損俱損。

但文官集團還有顧忌,他們並不想讓皇帝真正站起來,最理想的結果就是皇帝成為傀儡,永遠依附於文官集團,直到將吳王拖死,等到新貴派徹底崩解,他們再打著挾天子以令不臣的口號,讓皇權徹底淪為文官集團的附庸。

可惜少帝不是中庸之君,帶著最小的一方勢力,於兩者之間來回周旋,雙方討利,卻互不相幫,眼看著少帝權勢日起,兩方勢力都很焦急。

吳王一方倒還好說,隻有少數人在吳王耳邊念叨,畢竟都是新晉貴族,能看得清朝局地沒有多少,基本都是些不知道日後發展,隻是盲目跟隨吳王糊塗蛋,就算少帝真正崛起,他們也勉強算作半個忠臣,對他們影響不會太大。

但文臣一方就要複雜太多,都是千年狐狸,對局勢有著自己的認知,若是想要長久不敗,挑起吳王與皇帝兩方的爭鬥,無疑是最好的選擇,可是少帝藏鋒守拙實在玩得太好,吳王分寸也拿捏得當,要使兩者爭鬥確是一件難事。

宴會結束,夢醉理所當然地被少帝單獨留了下來,夢醉懷揣著忐忑的心情跟著張讓的來到了未央宮中。

少帝早已在此恭候多時,隻見其正仔細地擦拭著一柄寶劍,表情漠然看不出喜樂。

張讓在把夢醉帶到之後,便自覺的殿外侍候,夢醉看著此情此景,忍不住吞咽了一口唾沫。

“陛下叫臣過來所為何事?臣看天色已晚,就不叨擾陛下歇息了,您看事不緊急,不如明天再議?”

少帝將手中長劍一甩,長劍正好倒插在了夢醉身前,少帝出劍很快,快到夢醉根本沒有反應過來,等到回神之際是真的被嚇了一個哆嗦。

少帝輕笑道:“夢卿現在是知道怕了,你的吳王殿下可還保得住你?孤為你付出了如此之多,你卻當眾與孤難堪,你倒是說說,你忠得是哪位君?報得是哪個國?!”

好在夢醉事先便已經想好了托詞,此時此刻也是心下稍安。

“陛下暫且息怒,這可真是陛下錯怪微臣了,微臣有著多少水平陛下您是知道的,此詩意境豁達,絕非出自微臣之口,陛下若是不信,還請賜臣一死,就算不能報效國家,也算是走得清白!”

夢醉之所以言辭篤定,主要是這詩詞的確不是由他原創而成,是記憶碎片漂浮出來的產物,陛下是看過他以往寫下的詩詞的,對比一番就不難發現其中差距。

少帝神色略微緩和,仔細一想,本就是自己寫詩刁難,要是夢醉自己有著一定實力,又何必整出此等烏龍,夢醉不是蠢貨,理該想到事後的發展結果。

“既然不是夢卿所寫,那吳王作詩之際,夢卿附於耳邊又在乾嘛?”

少帝顯然已經信服,可身為帝王,不能總對著臣子服軟,這時候她就需要一個台階。

“微臣小覷吳王大智,自以為不敵,便為陛下極力勸降,陛下千萬不要外傳,說出去了得遭人笑話。”

夢醉的台階遞得很好,少帝很高興,此事便也就此揭過,以少帝一句威脅完美收官:“此事孤會明察,若是讓孤發現你有半句假話,孤定將你千刀萬剮!”

說完之後,少帝忽然將房中的燈盞儘數撥滅,夢醉愣神之餘,已經燃起了兩支紅燭。

“早間聽聞夢卿壽誕與孤同時,今日你與我兩位孤寡同聚一堂,算是上天命定,不如你我共行加冠之禮,彌補人生的一大憾事。”

加冠之禮多由父母血親執掌,可惜少帝沒有長輩,少帝自己不說,自然也就沒人敢主動為其加冠行禮,當初加冠台上,是陛下自己梳的冠,說起來這加冠禮是真不圓滿。

少帝盛情難卻,夢醉也無心推辭。他遭受過太多次的背棄,如今還陪著他值得他敬重的,也就隻有少帝一人,能讓少帝為自己行加冠禮,夢醉是求之不得。

在這昏黃的燭火下,兩位蓬頭垢麵的年輕人,互相束發,一個束起了高冠,一個卻挽成了發髻。

上一頁 書頁/目錄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