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進去時,楊大人已哄走了其他女子,隻有阿奴坐在角落哭個不停,他渾身酒氣熏天,不斷地在喝酒,雖連我都趕走,但也令我留下了那好酒。”蕊娘歎了口氣,“過了半個時辰左右,阿奴先出來,眼睛紅腫,說楊大人讓她先去馬車內點燃熏香,烤好碳火,免得車裡太冷——楊大人一貫如此。又過了約莫一炷香的功夫,楊大人才下來,他大約是怕被人看見丟臉,所以特意等了個特彆的時間才下來。”
“什麼特彆的時間?”張小鯉好奇地問。
“那天,在對岸,戲台和花渡橋上,有一場花火會。”蕊娘指了指閉合著的窗戶,“雖然外麵冷,但我們也還是打開了窗戶,讓大家有餘裕去看花火會。”
抱桃閣在聽柳巷的最北端,北邊也就是抱桃閣的上方,特意留出一部分空隙,用來停放達官貴人們的馬車。東邊也就是最左邊,乃是高牆,西邊則是花渡河和花渡橋,隱私性極好。
西邊過了花渡河,便是一個大戲台,平日常有活動,那日似有個什麼詩酒會,燃放煙花也很正常,抱桃閣借花獻佛,故而開窗。
“當時大部分人的注意力,都在那花火上,但我瞧見了楊大人,他跌跌撞撞,低著頭,身邊也沒人攙扶,我便上前想要攙扶他。”蕊娘回憶著說,“可他極為暴躁,竟踢了我一腳。”
蕊娘邊說,微微往後坐了一些,掀開一點裙子,撩起下頭的裡褲,露出白生生的腿來,那腿並不過分纖細,甚至有些肉,而刺目的是小腿上的確有一道不淺的淤青。
蕊娘補充道:“楊大人平日絕不會對女子這般粗野,那日恐怕是太過煩悶,又大醉。”
張小鯉撇撇嘴,頗為不屑地說:“煩悶便找蕊姐姐出氣?怎麼不找那位出氣?孬種……”
張十四又敲了敲扶手,張小鯉立刻閉嘴。
蕊娘含笑看了一眼張小鯉,似在感謝她的仗義執言,她說:“當時我跌坐在地,腿也疼,後股也疼,一時間沒有爬起來,便見他已從側門離開,直接上了馬車。”
抱桃閣的門有兩處,一處是西邊的大門,一處是北邊的側門,側門直接連接北麵那停靠馬車的空地,方便客人們直接走北門去乘坐自己的馬車。
莫天覺說:“之後便可接上楊彥車夫和鷹衛還有阿奴的話,楊彥從側門走出後,直接走入了自己的馬車裡,之後便是如今民間傳言那般,生生不見了。”
張小鯉聽得極為茫然,隻能回頭看向兄長,湊近低聲問:“阿兄,你有什麼想問的嗎?”
張十四頷首,張小鯉湊的更近。
這回張十四似乎說了不少,張小鯉聽得一邊點頭一邊滿臉疑惑,隨即坐回去,說:“阿兄……呃,想問,那個戴麵具的男子究竟是誰?”
這個問題,蕊娘和莫天覺都猜到他會問,蕊娘暗暗看了一眼莫天覺一眼,莫天覺猶豫片刻,輕輕頷首,表示應允。
蕊娘正要答話,張小鯉又說:“阿兄還想問,蕊姐姐你當時當真那麼恰好進了地窖,又在殿下離開後才出了地窖嗎?”
蕊娘一怔,莫天覺也愣了一下,看了過來,蕊娘不動聲色地打量了張十四片刻,說:“是假的。我看到第一個女侍衛出現時,就猜到這般聲勢浩大的女侍衛,恐怕是昭華公主麾下的蝶衛,所以立刻進了地窖。後麵聽到人走了,我才出來。”
蕊娘輕聲歎息:“若我在,總要做些什麼。可我能做什麼?要麼被楊大人記恨,要麼被公主遷怒,這兩樣,奴家可都承受不起。”
莫天覺並不驚訝,像是早就看破隻是沒有說破,道:“此事,你也不必同其他人說,橫豎與案子無關。”
蕊娘感動地看了一眼莫天覺,隨即說:“至於那麵具男子……是太子殿下。”
張小鯉驚呆了,她顯然沒料到這事會牽扯上如此位高權重之人,下意識回頭看了一眼張十四。
張十四一貫地淡定,沒有什麼反應。
莫天覺無奈地歎了口氣。
這便是太子被關禁閉的緣由。抱桃閣雖然說著風雅,畢竟是煙花之地,一介太子來此地方,簡直丟人。
尤其是其實太子相貌平平,是三個皇子裡容貌最為普通的,個子也不算高,行事亦不是最機警的,論文不若二皇子,論武不如三皇子。
而皇上呢,又恰好喜歡相貌好看,性格聰穎的。
太子之所以是太子,隻因為他是嫡長子,在皇上還隻是個皇子時,娶了第一個皇妃,兩人感情甚篤,但那皇妃生太子時難產而亡,死前唯一遺言,便是“好好照顧我們的孩子”。
皇上念舊情,故而登基那年便將大皇子立為了太子,追封太子生母為先皇後。
大皇子此前雖無出彩之處,但勝在行事小心謹慎,為人溫和端方,極少出錯,算是將“中庸之道”發揮得淋漓儘致。
這次出了醜,還剛好趕上這麼悚然的案子,使得“太子也在抱桃閣”一事飛速流傳,皇上勃然大怒,這才勒令太子進了思過閣。
張小鯉好奇地說:“太子這般身份,身邊還缺女人不成?”
何必還要冒著風險,來抱桃閣?
蕊娘微微一笑,道:“你還小,不了解男人。家中的永遠不如外頭的,屬於自己的,永遠不如不屬於自己的。”
張小鯉微微長大了嘴,看向莫天覺:“真的嗎,莫大人?”
這……
問他乾什麼?!
莫天覺一時無言,蕊娘當然不會讓他尷尬,開口吸引了張小鯉的注意力:“總之那人身份,我很確定,他來的並不多,偶爾來此,也隻是聽歌賞舞,頗為正派。他應是見昭華公主大鬨,認為不妥,故而出言阻止,也多虧了他,免去一場血腥之事。”
張小鯉撓撓頭,回頭又靠向張十四,張十四說了一句話,張小鯉便回頭詢問:“我可以和我兄長去樓上的房間看看嗎?”
蕊娘頷首,正要喊護衛來背張十四,就見張小鯉熟練地把張十四往背上一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