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1章 武舉實戰加試(2 / 2)

隻是,讓寧明旭想不到的是,這一路上,他卻成了各方籠絡的對象。

這是因為這樣的小隊剿匪,更需要拳腳功夫好的成員。像祖安馬術好,在水上卻沒半點用處。

吳象弓箭準,找不到海匪也無用武之地。

郝傑力氣夠大,然而這次任務實際上最重要的卻是尋覓敵蹤,需要身手敏捷,擅於突然接敵便能快速反應的好手。

如此一來,本是初試頭名的四人,隻有寧明旭一人被看好,其他三人卻是無人問津,急得他們仨直跺腳發狠。

寧明旭想明白這些,卻不急著應承,不管誰來套近乎,他都敷衍一二。軍中重袍澤之情,需要的是能替自己擋刀的兄弟。

這些精於盤算之人,與他們組隊後,真遇到險地,怕不是被出賣,就是被拋棄。

眾人見拉攏不成,不少人便記恨起寧明旭。漸漸的,他也成了沒有隊伍的舉子之一。

組隊的規則,齊銘在路上已經說了,每隊隻能統帶一哨人馬,也就是百來名士卒。每隊舉子的上限是二十人。

因為腹地軍製與北宿島不同,寧明旭也是詢問過其他人才知,這邊十人為什,三什為隊,三隊為哨。哨官有一什衛兵,所以一哨共百人。

好家夥,二十個舉子統領百名士卒,這就屬於將多兵少了,需要考驗這些舉子在隊內怎麼分工。

若是一個不好,甚至隊內的爭權奪利都會死人,更彆提還要剿匪。最終這兩百武舉能活下來多少,那都不好說。

張閣老玩的這一出可真夠狠的。

不過用這個方法選出來的舉子,那必然也都是有過人之處。

要麼是極為悍勇之士,要麼是軍中智囊,要麼是真正將才。差一些的也會是爭權的好手。

無能之輩,最終隻能如普通士卒般聽吆喝,甚至淪為炮灰。

這一路上,先是坐海船,後是騎馬。途中又有三十七名舉子因為不適應舟馬行軍,退出了考試。

到了寧波府僅剩一百五十六名武舉人。

這些人已經組隊完畢,有七支隊伍滿員,剩下的一十六人隻能被迫組成一隊。這其中便有寧明旭、郝傑、祖安、吳象四人。

稍事休整,三日後眾人組成八支隊伍,由當地駐軍所派來士卒,各領百人成隊。齊銘按先天八卦授了八隊軍旗。

寧明旭這一隊最不讓人看好,被授了坤字旗。

不出所料,寧明旭被眾人推舉為哨官。這些被挑剩下來的舉子,不是拙於言辭的老實人,便是不太合群之人。

或者像寧明旭這種被人認為過於清高,而受到排擠。

有郝傑三人支持,寧明旭當仁不讓,接過全隊指揮權。

在寧明旭心裡,沒有多少掌權的竊喜。因為,接過指揮權的那一刻起,坤字旗下的一百一十六人的性命,便在他手中了。

上一頁 書頁/目錄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