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各位大人,眼下李大人這事情,的確比較緊急……我可以作證!”
然而麵對眾人的發難,來自京城工部尚書楊守隨竟然也堅定的站在了李善這邊。
目前,金陵的官場上,有兩個工部尚書。不過,楊守隨已經自動成為李善的下屬了。
“嗯……楊尚書,你……你……”
楊守隨這一出來支持李善,把其他文武百官都整不會了。
“這件事,倒是比其他事情還要緊急!你們不用說了,匠戶重要!”
“這樣,魏國公,你安排三千新軍,直接駕駛大明三號、四號鐵甲船,先走海路這邊,去北直隸遵化鐵坊,接那群匠戶!”
遵化鐵冶是當前大明最大的鐵礦生產基地,工人最多時達2500多人,最少時也有1500多人,是明代中後期最大的鐵礦生產基地。
當前金陵新擴建的皇陵,克利夫蘭給的五萬噸鋼鐵已經就位。
五萬噸鐵,一億斤!
足足有大明四年的鐵產量。
朱厚照當前已經認識到鋼鐵的重要性,無論是先前羅斯福給的鐵甲船,還是未來要鋪設鐵路、也仿造鐵甲船。
都需要鐵。
因此,先要好好消化這一億斤鋼鐵,是當務之急。
優先序列還要在平亂之前。
麵對這一億斤來自美利堅的鋼鐵,李善和楊守隨這兩位工部尚書自然是痛並快樂,要消化,要安排,需要巨大的人力……
他們隻能緊急調動全國所有匠戶來這邊,力爭用人力的數量來攻克鋼鐵難題。
此外……朱厚照給的那些鐵甲艦,也需要用到大量的匠戶。
因為,隻有匠戶們能開這種船。
技術工人們的優勢,直接體現了出來。
士兵好找,農民好找,這些熟練的工匠們,可真不好找。
“是。”
徐俌當前自然也知道這事情,連忙領命。
嗯?!啊?
朱厚照這個命令一出,文武百官再次驚愕,工匠們還真比平亂重要?
“此外,總統,你再召集十萬民夫吧,給李善他們補上,金陵的煉鐵工坊,也很重要。”朱厚照再做安排。
“陛下,十萬民夫……有些難啊。當前金陵周邊,已經沒有那麼多青壯了……”
朱佑杬頭疼了,朱厚照給的物資實在是太多了,他還要修建皇陵,還要運輸物資……當前,隻能采用人力,人力的缺口,的確很大。
“那就再招吧!”
“江西不是起了亂子嗎?現在各地不是起了亂子嗎?”
“有那麼多流民,還怕招不到人嗎?”
“這樣!林翰,你們吏部下命令……南方各省要是要不了那麼多流民,直接讓各地的官員們安排讓他們來金陵!北方各地也是這樣!給那些百姓一條生路,讓他們來南直隸吧!朕保證不會餓死他們!”
朱厚照一揮手,轉眼就給朱佑杬解決了難題。
啊?
這……
文武百官再次愕然,這又是什麼反向操作?以往戰亂的流民是最為頭疼的,誰拿著都要犯難。
可現在,這些流民在朱厚照眼裡,竟然是勞動力。
他們不理解,很震撼。
“是!”
“是!”
然而對於朱厚照這樣的操作,朱佑杬和林翰完整的領命。
“陛下……那麼多流民,我們工部人手可能又不夠了……”
李善卻再次犯了難。
“那就增派人手,該找地方安置他們,該修小屋的修小屋……”
朱厚照都有些煩躁了:“你們要多自己主動動一下,不能什麼都讓朕來解決吧?”
“這……是!”
李善和楊守隨隻能頭大的繼續接下這任務,不是他們不想自己動,而是最近一段時間,壓力最大的就是他們工部。
“陛下,不可!讓那些流民來金陵了……我們的糧食,我們的一切,可能……”
就在這時,有些官員也反應過來了,想要再次提出意見。
“這不是你們言官該考慮的!”
“你們實在是要閒的慌,直接去工部報道,讓李善和楊守隨給你們找活乾!”
朱厚照直接懟了回去,動不動就是十幾二十萬人的管理,也需要大量的基層認字乾事員。
為此,李善和楊守隨都早就和他抱怨多少次了。
“好好好,陛下,這樣好!”
李善聞言大喜過望的看著那些言官,熾熱的眼神直接都讓言官們果斷閉嘴,這些天工部的忙碌他們可是看在眼裡的,不是人乾的活。
“還有呢!李善,楊守隨,你們不準再說了!”
解決此事,朱厚照繼續看向其他人。
“陛下,我們戶部……現在也很缺人手。”
禮部尚書劉忠兼戶部尚書也忍不住抱怨了,各種糧食也壓得他們氣喘不過來。
“給總統彙報!一樣的處理方式!”
朱厚照瞪了他一眼,沒好氣的直接把這事情再轉給了朱佑杬。
朱佑杬:……
“陛下……當前的事情,應該是解決全國各地的叛亂吧?”
眼看朱厚照他們越扯越遠,李東陽終於忍不住了,趕緊拉回正題。
“叛亂是要解決的!不過……議長,這事情按理說不應該是你們管的,但如今正值用人之際。議長,朕給你們一道旨意,你們負責派人通報全國各地布政使、知府,讓他們就地招兵買馬,組織團練平亂。”
朱厚照終於回到正事上來了。
“陛下!不可!您這是軍權下放,會造成各地尾大不掉,會釀成藩鎮割據情況!東漢末年就是這樣的!”
此話一出,魏國公徐俌便是下意識的開口勸慰。
嘶!
這會兒,在場各文武百官也深吸一口涼氣。
大明還不到這個情況,朱厚照怎麼要把兵權擅自下放了。
“也對,有點問題……要不,各藩王可以回封地了,朕讓藩王他們招兵買馬,組織平亂?”
朱厚照目光玩味的看向在場藩王。
“陛下!不走!我們還要在這裡祭拜太祖呢!”
“陛下,我們不行的!我們已經養尊處優那麼多年了,不行!”
“絕對不行!”
寧王、安化王、益王等人一聽就連連擺手。
這一看就是一個大坑,雖然聽到這麼多叛亂起,寧王等人也有心思了。
現在他們一回去,用腳指頭想想他們都要被迫和朱厚照站在對立麵,機會可能有機會。
可現在……絕對不能表達出一點意思。
“陛下,這不行吧。”
徐俌和李東陽嘴角一抽,皇帝還能再靠譜一點麼?
雖然他們也不得不承認,當前大明還沒有人稱帝,也不至於亂到極點,是朱厚照鬼使神差的一招讓所有藩王彙聚金陵。
可要再把藩王放虎歸山,那就真的是昏招了。
“怎麼不行!現在天下這麼亂,藩王他們隻是個人前來,他們也還有家人……”
“太祖祖訓都說了,大明遇到最危險的時候藩王們就是用來守護大明的……”
“所以……”
坑!這是一個坑!朱厚照越這麼說,寧王、安化王他們反而越發心驚肉跳,不敢上當。
“陛下,我們堅決在金陵和陛下一起守護太祖!”
“對!陛下,莪們堅決在金陵守護太祖!守護祖陵!”
藩王們一個個連忙表態。
“算了!你們不去也行!就先這樣安排吧!李東陽,你們通報全國……讓各地組織團練!”
也就稍稍試探試探,想要一舉解決藩王問題。
但他們不上當,朱厚照就把此事先放下。
“魏國公,你繼續擴軍到二十萬,操練新軍。此外……可以先各地派三千人到五千人,協助各地平叛吧!”
“大家也不用擔心,該乾什麼就乾什麼!”
“軍事用兵上,不用你們操心!”
“就這樣……”
“散朝!”
麵對這樣風雨飄搖的大明緊急情況,朱厚照的這一係列安排,說實話。
讓大部分文武百官還是看不懂,總覺得朱厚照的安排,太過於兒戲。
不僅過於兒戲,還有火上澆油的嫌疑。
是嫌大明不夠亂嗎?,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