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想周貴妃道:“難為你一片孝心,隻是我如今修習道家吐納之法,不去寺院拜佛了。”
楊見霖聽後道:“那兒子給母妃抄一部《道德經》如何?隻是不知道母妃想要那種字體來抄?”
周貴妃被問的愣住了,想了一會道:“就用你抄《金剛經》的字體就好。”
楊見霖道:“好,兒子回宮就開始抄經。”
如霞上前來對周貴妃道:“娘娘飯菜已經準備好了,可否開席。”
周貴妃點頭示意的道:“開宴吧。”然後對楊見霖和楊見霄道:“今日咱們母子三人一同吃會飯。”
楊見霖、楊見霄站起來各扶著周貴妃的一隻手臂。
母子三人來到八仙桌旁,桌上擺滿了豐盛的菜肴。二人分彆挨著周貴妃坐下。楊見霖從如霞手中接過酒壺,給周貴妃斟滿了一杯酒,雙手捧到周貴妃麵前道:“母妃,這一杯酒兒子敬母妃。聊表兒子思念之苦。”
周貴妃強忍淚水,道:“母妃知道我兒受苦了,隻是母妃當時身不由己,無法護住我兒,母妃也恨自己無能。”說完用帕子掩口,輕聲抽泣。
楊見霄見狀忙安慰道:“兄長母妃這些年時常提起兄長,都是這般恨自己無法嗬護兄長成人。望兄長體諒母妃。”
楊見霖道:“母妃說哪裡話,這些年要不是母妃的時時教導,兒子哪能撐到如今。母妃當時也身處困境,還想儘辦法與我傳話,兒子自當感激不儘。”
周貴妃正在悲痛之中,也未細究楊見霖話中意思,楊見霄年紀小還以為周貴妃有什麼法子與楊見霖傳遞了消息。所以母子二人都為細品此話。楊見霄道:“今日咱一家人好不容易團聚了,彆總是哭哭啼啼的,該是歡喜才是。”說完酙了一杯酒奉到楊見霖麵前道:“見霄敬兄長一杯。”
楊見霖接過酒杯,一飲而儘。然後也酙了一杯奉與楊見霄道:“為兄也敬賢弟一杯,謝這些年替為兄在母妃麵前儘孝。”
楊見霄也接過酒杯一飲而儘。周貴妃在旁喜道:“好好好,兄弟齊心其利斷金。母妃看著你們兩個如此友愛,心內大安。”
說完親手給二人布菜。楊見霄大口吃著周貴妃夾的菜,異常香甜。而楊見霖則麵露難色。
周貴妃見狀詫異道:“見霖,你如何不吃?想是不合胃口?”
楊見霖勉強笑道:“不是不合胃口,隻是兒子自小不能吃蝦。”
周貴妃不解道:“為何不能吃蝦?想是李村荒僻沒有魚蝦,你吃不慣?”
楊見霖道:“不是李村沒有魚蝦,李村有河。村中的孩子們自小都會下河摸魚蝦。隻是兒子一吃蝦,就渾身張紅疹,開始時不知是何緣由。後來找了村中的郎中看了才說是吃蝦的緣故。”
周貴妃聽罷笑道:“見霖莫怕,這蝦是南越進貢而來,自然不是那鄉野河蝦可比。況且那鄉下的廚子如何能和宮裡的禦廚相比。定然是他們弄得不乾淨。這個你放心吃。”
楊見霄也勸道:“兄長放心,這蝦收拾的極為乾淨。看我吃完就沒事。”
周貴妃也道:“見霄說的是,這許多年見霄吃完就沒事。見霖你隻管吃就是了。”
楊見霖看看周貴妃和楊見霄,看見霓煙要上來開口說話,朝她搖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