葵花牌錄音機裡,播放著《迎新春晚會》的磁帶,裡麵收錄了6首歌,全都是李穀壹唱的。
《鄉戀》、《可愛的杜鵑花》、《西湖美》、《為什麼我露出幸福的笑容》……
正在方言一家高高興興吃飯的時候,屋外突然傳來了蘇雅的聲音。
“嬸兒,借個火。”
就見她用鐵鉗子夾著一塊蜂窩煤。
自家的爐子沒有封好火,把火給弄沒了。
“借火就借火,乾嘛還帶塊新的。”
楊霞站起了身。
“那怎麼行呢,有借有還,再借不難嘛。”
蘇雅臉上掛著笑容。
“丫丫,你帶小雅去拿。”
楊霞剛說完,又喊了聲“慢著”。
從桌上找了個空盤子,往裡夾了6個豬肉白菜餡的餃子,讓方紅順道給蘇雅家送去。
“嬸兒……”
蘇雅再三推脫,但最後不得不接受。
楊霞又裝了6個餃子,吩咐道:“燕子,你也彆光顧著吃,把這個給建軍家送去。”
當方燕端著盤子出去,恰恰此時,方紅從蘇雅家回來,拿著趙紅梅給的一盤豬油渣。
楊霞又拿個新碗,夾入不少的蘿卜丸子,然後遞了過去,“岩子,先彆吃了,把這個給蘇雅家送去。”
方言和方紅互看了一眼,眼神中夾雜著一絲的無奈,這年頭,街坊鄰居相互換菜是常有的事,富的接濟窮的,窮的也想法子回饋,絕不白拿,有時候,一道菜,可以換一桌的菜。
尤其是大過年,因為平時大家吃的都差不多,玉米糊糊、窩窩頭、白薯乾、大白菜……
但除夕這一天,吃得就豐盛了。
此時的院子裡,各家各戶的孩子,來來往往,方言跑完蘇雅家,又被使喚跑前院後院。
“唉。”
手拿著裝著橘子的笸籮,和蘇雅迎麵撞上,就見她手上的是柿餅,不約而同地歎氣。
“岩子,聽紅姐說,你的要發表在《人民文學》了,這麼重要的事,你怎麼都不說一聲,我們還是不是哥們了!”
“這種事,不值一提。”
“不值一提?這可是《人民文學》啊!”
蘇雅由衷道:“總之,要恭喜你,更上一個台階,這下,你真的要成方大作家了。”
“你不也一樣嘛,蘇大詩人?”
方言嘿然一笑。
“又損我呢。”
“話不能這麼多,我姐跟我說,《未名湖》編輯部解散以後,你又被招進燕大校報了。”
“那也是你的功勞,老師們知道我跟你是發小,就把我拉進來,給你們當聯絡員。”
蘇雅抿了抿嘴。
“你想複雜了,當聯絡員為什麼非得讓你進燕大校報,肯定是看重你的能力,才會招你。”方言笑道,“你得自信起來,好歹你的詩可是上過《詩刊》、《詩探索》的!”
“謝謝你,岩子。”
蘇雅愁眉展開,露出笑臉。
“不聊了,再聊,橘子都要凍得梆硬。”
方言轉身走回屋裡,就聽錄音機裡放著:
“你的身影,
你的歌聲,
永遠印在
我的心中。
昨天雖已消逝,
分彆難相逢……”
一聲不吭地聽著,懷舊之情湧上心頭。
“明天就要來臨,
卻難得和你相逢。
隻有風兒,
送去我的一片深情。”
一首《鄉戀》之後,不一會兒,胡同裡響起劈裡啪啦的鞭炮聲,接二連三,響個不停。
方言捧著《人民文學》,望向如墨的天。
1981年到了!
《大秦之裂變》要來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