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5章 二安之叛6(2 / 2)

唐州刺史十萬火急飛書汴州,奏報緊急軍情。汴州留守石重貴立刻啟動應急預案,派張從恩、焦繼勳、郭金海(突厥人)、陳思讓等,率領中央大軍南下,跟申州刺史李建崇的地方軍隊會師。

緊接著,石重貴又調發了第二梯隊的平叛力量,命洛陽留守高行周掛帥南下。

中央朝廷的軍事部署很快出爐:高行周為主力部隊總司令,宋彥筠為副總司令,張從恩為監軍;先鋒部隊主將由突厥將領郭金海擔任,陳思讓為監軍;石敬瑭又命魏州留守李德珫為汴州留守,替換回石重貴。

石重貴與李德珫調換的命令很值得玩味,石敬瑭是保護他,還是監視他,見仁見智。我個人認為是後者,因為石重貴留守京師,手中握有十幾張空白的詔書、調兵指令,對石敬瑭來說是個無比巨大的威脅,其威脅程度遠超南北二安。當應急預案啟動後,石重貴隻是僵硬地執行石敬瑭事先製定好的應急預案,一旦完成,就要立刻把他調到身邊,嚴加看管,以防“皇太子”忽然有了其他想法。

石敬瑭真的很不容易,防火防盜防兒子。

安從進攻擊鄧州,鄧州威勝軍節度使安審暉閉城堅守,安從進久攻不下,於是解圍而走。安從進要趁石敬瑭在魏州對付安重榮的時候,發動閃擊戰,趁虛而入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,他耗不起。

安從進有兩條北伐路線,一個是正北麵的鄧州,另一個選擇就是稍微偏東一些的唐州,這兩個地方是洛陽、汴州的第一道防線,其後就是許州,過了許州,大業可成。

在鄧州無法快速攻克的情況下,安從進選擇此路不通、繞行他路,從鄧州解圍,往東迂回,想通過唐州北上,結果剛走到半路,在鄧州與唐州之間的花山,就與郭金海的先頭部隊遭遇。

安從進大為驚駭,閃擊戰居然成了伏擊戰。隻能手忙腳亂地倉促應戰,結果可想而知,叛軍大敗,一萬多人被殲滅,安從進的兒子安弘義被生擒,山南東道節度使印信被繳獲。安從進隻率領幾十名貼身騎兵狼狽逃回襄州,拉吊橋、關城門,負隅頑抗。

朝廷軍首戰告捷,石敬瑭任命高行周全權負責襄州事務(知襄州軍府事);又下詔命令荊南高從誨、南楚馬希範出兵協助平叛,並為朝廷大軍提供糧草軍需。

荊南、南楚各派水麵部隊響應中央朝廷詔令,南北夾擊、水陸並進,襄州安從進時日無多,生命進入倒計時。

就在詔令下達的當天,鎮州安重榮也得到了安從進叛亂謀反的消息。

“年輕人不講武德,總要有個先來後到吧?”

本年,鎮州鬨災,旱災與蝗災並行,安重榮集結起境內數萬饑民,脅迫著他們跟隨大軍一起南下,奔赴魏州,聲稱赴闕覲見。

上一頁 書頁/目錄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