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就與前文的節點產生了交集,李繼韜以潞州降梁,後梁派董璋接應潞州,並圍攻潞州以南的澤州,澤州守將裴約殊死抵抗。
此前王彥章與李存勖在德勝夾城、鄆州、及馬家口、鄒家口等地激烈戰鬥,導致李存勖分身乏術,所以裴約遲遲不見援軍,而董璋亦無任何進展。
如今,王彥章趕到澤州城下,不出十天,澤州淪陷,裴約陣亡。由此可見王彥章的軍事才能確實不容置疑。
“外戚幫”把總司令王彥章拿掉之後,副司令段凝毫無懸念地榮升總司令。
段凝,汴州本地人士,原名段明遠,為澠池縣主簿,無足輕重的縣政府臨時工。朱溫鎮汴後,納其妹為妾(後封美人),段凝因此攀龍附鳳,抱上了朱溫的大腿。段凝彆無他長,最擅長察言觀色、窺迎人意,因此漸漸受到朱溫的信任,屢屢提拔,位居懷州刺史。
朱溫北伐時,每當路過懷州,段凝總是傾力貢獻,把朱溫哄得龍顏大悅,認為他忠心可嘉,還因此將招待不周的大將李思安賜死。隨後愈加寵信段凝。
朱友貞上台後,段凝又積極向“外戚幫”靠攏,重金賄賂領頭羊趙岩、張氏兄弟,於是獲得了比朱溫時期更加優質的資源,無比榮耀輝煌,直至成為北伐軍總司令。
段凝輕鬆地窺探出了朱友貞的內心世界,可以簡單概括為“河北英雄”。
朱溫出身寒微,卻在實戰中摸爬滾打,身邊又有敬翔、李振等謀士儘心輔佐,可以稱得起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主。而他的兒子朱友貞則是生長在蜜罐中的二代羔子,缺少曆練,既不懂軍事,也不懂政治。朱友貞認為,凡是能把戰線推進到黃河以北的,就是英雄名將,凡是退守黃河以南的,就是廢物點心。
所以段凝掛帥後,立刻把主力屯駐到黃河以北,向朱友貞證明自己的實力。朱友貞果然大加讚賞,認為消滅河東沙陀人,非舅舅段凝莫屬。
為了阻止後唐軍隊向汴州推進,段凝下令在滑州決開黃河。
奔騰的洪水無情地向南、向東蔓延,波及滑州、曹州、濮州、鄆州等廣袤土地,無數平民百姓被洪水吞噬,無數良田被摧毀,時值農曆8月,即將成熟的莊稼帶著農民一年的收成付之東流。
直接死於洪水的,以及因農田被毀而死於饑餓的百姓,無計其數,遠超一場惡戰帶來的損失。
望著千裡沼澤,段凝無比欣慰,稱之為“護駕水”。後梁朝廷妄圖借助大自然的力量來使政權苟延殘喘,而不顧百姓死活,認為可以憑借一場洪水高枕無憂,繼續作威作福,實在是癡心妄想。
事實上,一個多月之後,他們就將徹底垮台。
阻擋住後唐前進的兵鋒後,段凝不斷提出增兵要求,最終,後梁幾乎全部精銳力量全被集中到了段凝手中,朱友貞把振興後梁、統一河北的希望寄托在了段凝身上。
隨後,段凝製定出一份氣吞山河的四路大反攻計劃。
朱友貞龍顏大悅,“大業可成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