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從周與賀德倫出城迎戰,在出城前,葛從周告訴城門官,等他出城之後,務必緊閉城門,不可留退路,若不勝,則必死。因為敵人太多,我軍一旦後撤,敵軍必然尾隨而至。
葛從周與賀德倫破釜沉舟,拚死作戰,終於以少勝多,擊退劉仁恭,活捉盧龍將領薛突厥、王鄶郎。
次日,汴軍與魏博軍乘勝發動反攻,一口氣擊破劉仁恭的八個營寨。劉仁恭父子見大勢已去,便放火燒了大營,率部後撤。
“蛙跳戰術”的弊端終於在撤退之時暴露無遺。既然不能迅速取勝,那麼撤退之路也不會順暢。
汴魏聯軍在臨清(今河北省臨西縣)追上盧龍潰軍,一通大砍大殺,把盧龍潰軍逼入西麵的永濟渠,溺水而亡的不計其數。
而這條永濟渠的西岸,就是貝州。劉仁恭屠貝州,把屍體全部丟進永濟渠。現在,他的部隊也被趕入其中,除了吃刀削麵就是吃餛飩。世道老輪回,蒼天饒過誰?出來混,遲早是要還的。
牆倒眾人推,破鼓萬人捶。
鎮州王鎔也派出部隊,對盧龍潰軍予以無情打擊。劉仁恭已經是河朔地區的人民公敵,打擊劉窟頭,人人有責,何況是痛打落水狗,打便宜仗。
劉仁恭敗得一塌糊塗,被殺得幾乎全軍覆沒,史書記載,從魏州到滄州,五百裡之間,死屍一個枕著一個(自魏至滄五百裡間,僵屍相枕)。
那麼數學題來了:
假設:士兵的平均身高是1米6,一個接一個躺平了,腳踩著頭,十萬個士兵頭腳相連。
計算:1.6×10萬=16萬米;又:1裡=0.5公裡=500米,則16萬米=160公裡=320裡。
結論:不能咬文嚼字。我國文字博大精深,“飛流直下三千尺”。文字上的誇張,用以描述十萬人撲街的慘烈。
劉仁恭父子雖然逃離了戰場,但幽州盧龍軍的元氣遭受重創,從此再也沒能恢複。劉仁恭的巔峰時刻到此戛然而止。
值得多提一句的是,魏博羅紹威在向朱溫求救的同時,也向李克用發出求救信。在給李克用的信中,羅紹威表示願意與李克用恢複往日舊好,希望李克用能夠不計前嫌,繼往開來。
李克用雖與魏博有殺子之仇,但政治家總會把個人恩怨擱置不談,政治利益始終高於一切。既然魏博願意和解,李克用當然求之不得,於是急忙調派李嗣昭率部增援。
等李嗣昭率部趕到時,朱溫已經擊潰了劉仁恭。
於是羅紹威再次與李克用斷絕關係,“我重新考慮了一下,覺得咱們還是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,回去吧,不送。”羅紹威拒絕開放邊境,李嗣昭隻能拿著好人卡,原路返回。
魏博與河東的隔閡進一步加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