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而是南北兩州一些三流家族乃至破落人家的子弟,都有一些兒孫留了下來,讓這些家族的族長和兒孫的父輩們,激動地熱淚盈眶。
這不,還不到一月時間,那些原本無人問津的小家小族,開始變得熱鬨了起來。
不管是親戚朋友,還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人,以及原先那些鼻孔朝天,打招呼都不帶正眼瞧一下他們這些人的富貴人家,如今接連幾天,提著重禮,前來拜訪。
而且那個親切熱情勁,還真讓人以為是莫逆之交。窮在鬨市無人問,富在深山有遠親,大概就是這幅場景吧。
當然,來的這些人,有的人是真的道賀,同時希望能夠兩家有點交情,日後常來往。
有的人卻臉上則帶著嫌棄,嫉妒等各種表情,而這部分人,則以一些親戚朋友為主。
嫌你窮,怕你富,可能就是說的這種人。而有些人則是希望他們也能過得好,但你不能過得比我好!
人性,在大多數時候,就是這樣。為了讓這些學員儘快成長起來,在自己離開之後能夠起到作用,劉衛最終還是將所有人都收進了神獄塔中。
除了那些聘請來的導師和何有為能夠看出裡麵的不凡之外,那些學員,大多都修為不高,看不出塔內的逆天之處。
劉衛打算讓這些人進去半年時間,相當於一百多年了,很多人最不行也能有一道王者或者皇者境了。
等一切都步入正軌之後,幾人都相對沒有那麼忙了,將該教的都教下去,剩下的,便是學員自己練習了。
而這些空餘時間,幾位帝者境的導師,則是在著手修行第二道了。顏懷安有時間,仍是在練習劍技,觀摩王空和劉衛二人留下的劍意,希望自己可以將劍意領悟出來。
王空則是仍舊在琢磨空間法則,期待早早將其領悟,好徹底掌控劍九訣第三劍。
至於劉衛,除了陪著兩女之外,其餘時間,都是在神獄塔中修煉開天劍訣第三劍。
此時的南州,一場陰謀正在悄然醞釀。南州最南端的一處荒涼大山中,群山環繞。
此處除了一座座高聳入雲的石山之外,連一根草,一棵樹都沒有生長,可謂是鳥不拉屎的地方。
這處地方,在南州的版圖中,被命名為
“南石山”。而在南石山的山體內部,居住著約莫一萬人。這一萬人,都是南州前朝滅國之時逃竄出來的一些王公貴族的後裔,隱蔽在此處休養生息,期待將來某一天,能夠再次複國。
南州前朝的統治者乃是大燕王朝,十幾萬年前被當今的蕭氏皇朝所取代。
也就是蕭奉天的太爺爺那一輩人,行了反叛之事,推翻了大燕王朝,建立了蕭氏皇朝。
當年的蕭氏,在南州有自己的宗門。而大燕王朝的一些政策等,導致蕭氏宗門和大燕王朝之間發生了利益衝突,隨後愈演愈烈,一發不可收拾。
蕭氏宗門最終積蓄力量,密謀百年時間,抓住一次大燕王朝內部爭權奪利,發生戰亂,力量大大削弱之際,暴起發難,一舉攻下了大燕王朝的都城,也就是現在的皇城。
當年在蕭氏宗門發難前一個時辰,大燕王朝得到了消息。於是,皇帝帶著一些子女和忠心大臣,直接逃之夭夭,早早棄了大燕王朝的都城,才能保全血脈,苟延殘喘至今,逐漸恢複生機。
蕭氏宗門當年沒有費太大的力氣,便攻下了都城,直接坐穩了江山。而對大燕王朝的嫡係血親,和一些權貴,全部被一夜間屠殺了個一乾二淨。
蕭氏統治了南州之後,沒有抓到當時的皇帝和一些權臣,便派出相當一部分力量,在南州各處搜剿餘孽。
其後數年間,大燕王朝的皇帝帶著眾人,東躲西藏,逃過了數次圍剿。
但在逃亡的過程中,還是死傷慘重,大半的人斃命。尤其是帝者境之下的人,幾乎死絕了。
就連他自己的幾個妃子和兒女,最後也隻保住了一個兒子。數年的逃亡生活,僅存不多的幾十人,在最後一次的圍剿中,以兩位忠心耿耿的帝者境自爆為代價,換取了剩餘人的逃脫。
逃出去後,一行人直接悄悄從南州最北端,逃到了最南端的南石山,算是徹底擺脫了追殺。
到了南石山後,一行人齊心協力,花費了數天時間,直接將偌大的一座石山,從一側拋開了一個門,往下麵挖了數萬丈深,將裡麵挖成了數個石室,定居於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