齊國公府現在,是塊肥肉。
*
盛棠剿匪有功,且從軍多年累積軍功不俗,在其上司的極力讚賞,與諸位同在邊疆刺史、防禦史的推薦下,入了官家的眼。
這位盛家養子少年從軍,在邊境自小兵曆練至今,盛家隻字未提其對江山社稷的功勞,更是未討要一官半職或封賞,也未曾利用職務之便乾涉其在軍中的職務或待遇。
此乃大忠。
或者說是有些愚忠都不為過。
沒想到盛紘這濃眉大眼的,竟然還有這樣赤誠的一麵。
官家本身就對盛紘極為欣賞,如今心中對盛紘就更是好評如潮了起來。
仔細回憶著盛紘這些年在京為官時的大小瑣事,在禦史台工作的時候剛正不阿、一板一眼、為孤臣。
為數不多的幾次拉幫結派,一是幫他的長女討回公道,二就是為了他的次女討回公道……
還是個寵女兒的。
官家心裡有一杆秤,而越是年邁的皇帝,就更傾向依照自己的感情與判斷行事。
他覺得盛紘忠誠、盛府忠誠,那就算滿朝文武在他麵前說今天就要撞死在殿前,他也不會改變主意。
心裡的主意與行為上的妥協是兩碼事。
而現在,朝堂之中幾乎沒有太多對盛府一家的反對聲音。
所以……
官家在斟酌了一會後,便給了盛棠封賞。
授正六品‘東上合門使’武官,封正五品‘朝奉大夫’。
(ps1宋朝近衛武官天花板是正四品‘殿前司副都指揮使’,正使不授。
正三品‘節度使’是軍職的最高軍階。
宋朝武官軍銜與武散官是不一樣的不同,武官是軍職,是品階、職位合一,武散官隻是好聽。
而武官加封文散官官職,因為宋朝武散官主要授予對象是蕃官。
隻有在‘丁憂’(朝廷官員在位期間,如若父母去世,則無論此人擔任何官何職,從得知喪事的那一天起,必須辭官回到祖籍,為父母守製二十七個月)歸朝後,部分有特殊功績、或‘高級’武官才會被授予‘雲麾將軍’這類正三品武散官官職。
其他情況下,大多數武官都被封為文散官,散官最大的用處就是決定上朝時穿什麼色的衣服,如何區分三六九。
東上合門使是內廷武官,在唐朝時隻有宦官擔任,在宋朝有‘要官’之稱,不列入武官磨勘、遷轉(直接理解為‘通過勘察官員政績,任命和使用官員的一種考核方式’)
朝奉大夫是文散官,決定了盛棠可以在上朝時穿第二等的緋色官服。
1-3品紫色,4-5品緋色,6-7品綠色,8-9品青色。
宋朝官職複雜,到了宋徽宗時期又要大換一波,同為宋朝南北宋也不一樣。)
在京為官,非外派不用離京,這讓盛老太太很是欣慰,連連感慨“棠哥兒,總算是苦儘甘來了。”
……
不過多日,長柏娶親,海氏進門。
海氏在外性格溫婉大方,長相明豔端莊,讓盛府長輩都十分滿意。
王若弗是想在兒媳麵前樹立威信立一些規矩的。
可當天晚上輾轉反側的時候,她會不自覺的想,自己這樣是不是就是拿著兒媳發泄她那無處安放的自尊心?
在這個家,她其實沒有太多的權利。
掌家有林噙霜,女眷門麵、定海神針有盛老太太,能讓她去執掌的東西不多。
她……這樣想,是有點不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