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行人,在墨棠與官軍的護送下回京。
比來時的五艘船舫還要浩浩蕩蕩,好似‘軍艦’護航一般的,盛家一行人安穩的抵達了汴京。
與安靜熙攘的宥陽不同,隻是剛入城,獨屬於汴京的燥熱與擁擠之感撲麵而來。
城門口早有盛府的仆從恭候多時,剛到盛府門口,王若弗也早早的帶了人迎接。
舟車勞頓,回到了府中便是洗漱、用膳,聽著女使的彙報,讓人不免感慨,不過兩個月,京中的風依舊喧囂。
齊國公府近日不消停。
數位女使被活活打死,而據傳言說,這些女使的樣貌均與盛府四姑娘有幾分相似。
風流韻事,實在是讓人津道。
對此,盛家自然是極其不滿。
以盛紘為首的言官均在朝堂上反複彈劾齊國公與其子、乃至被貶為縣主剝奪封號後還跋扈不仁的顧氏。
盛家姑娘的名聲,隻關乎盛家一家的事情嗎?
不是的。
不然被汙名、妖魔化了的盛家女兒教養出來的孩子,以及與盛家聯姻之家所關聯的女子又該當如何?
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嗎?
況且,盛家四姑娘是他們家姑娘、夫人的心頭好,這要是不管……
被掃地出門、露宿街頭都算是客氣的了。
手底下能臣遍布,其實官家遠沒有那樣的忙碌,且官家年邁,對於這種‘屢教不改’的權貴更是極其容易心生不滿。
在盛紘等言官極其富有文學內涵的狀告下,官家對顧氏的跋扈、未來齊國公接班人的不穩重極其不滿意。
若是說先前還僅隻是對顧氏一人點到為止的懲罰做敲警鐘,那麼現在便是雷霆般的手段,讓諸位貴族勳貴知道廉頗老矣尚能飯否。
齊國公教子無方、治家不嚴,革職免官。
顧氏屢教不改、跋扈無度、草菅人命,除縣主恩封、不允誥命。
齊衡廢除‘正奏名’出身,三年內不允參與科舉,若不悔悟終身不授與世子封號、不允襲爵。
墨蘭對這個結果很滿意。
齊衡此人‘天真無邪’太過肆意妄為,被他喜歡上純粹是作孽,就像是劇中的明蘭,平添痛苦。
而那些隻是因為容貌與她有不到兩分相似的女使,就更是何其無辜了。
雖然肯定有人希望借此來改變命運,但被殃及池魚的無辜女子才是大多數。
畢竟顧氏的凶悍之名人儘皆知,東京人儘皆知齊小公爺的富貴不是那麼好接的。
如今,齊衡不能被封為世子,且不允參與三年內的科舉,齊國公家僅有一位獨子、後院也僅有顧氏一人。
作為國公爺,齊國公為了齊家的血脈不斷絕,恐怕是要緊鑼密鼓的考慮著納妾與生子了。
畢竟若是齊衡終身不被認可‘悔過’,若是複參與科舉後卻沒有立下奇功,那齊國公的爵位連易主給旁係的機會都沒有。
齊家的子嗣不豐,齊國公的爵位本就是從絕嗣的齊大國公手中過繼來的。
可齊衡已是弱冠之年,顧氏更是善妒跋扈,齊國公怎能如願。
齊國公府的不安定,如此才剛剛拉開序幕。
衝突無可避免。
因為這是與子嗣、傳宗接代一事的衝突。
是齊國公為了穩定,另娶妾室生出一位兒子來繼承爵位,還是賭官家會給齊衡之子封世子允襲爵。
這場大戲,有很多人期待著。
天下熙熙皆為利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