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此時,擠上前去的三長木兄弟,踮著腳、拽著袖子,怕被衝散、也怕漏看了名次。
長柏很自信的直接在一甲榜內從後往前的尋找著自己……
“長柏哥!!!!榜眼!你是榜眼!!甲榜次名!!”
“長楓!!探花郎!你也中了!”
長柏與長楓激動的聲音交織在一起,兩人的雙眼中都有著興奮與喜悅。
緊接著待聽清對方說了什麼之後,一聲不約而同的震驚,道出了他們激動的心聲,
“啊???”
“那長桐呢?”
長柏與長楓順勢往上一看——盛長桐,狀元!
(宋朝科舉剛有規程,‘賜第’經過多次調整,不同年間各甲人數不定,且多次改革。
且根據身份不同、分為不同種類的‘科舉’。
就比如說文中長木頭兄弟是正常科舉中的國子監解試走晉升路線,而曆史名人蘇軾參加的是‘製科’由皇帝下詔而臨時設置的科舉考試科目。
在宋代士子心目中製科進身>進士科……,而且宋代科舉主要講究一個‘推薦’無論是布衣還是在職官員、官爵子女等等……這裡就不詳說了。
肯定會和廣泛認知中明清科舉有很大的不同,先查再質疑,蟹蟹!)
本朝最年輕的、年僅十五歲的狀元郎!
是他們的妹妹!!!
“長桐!!!”
長楓更是轉頭扯著嗓子對著遠處的馬車喊道,
“墨蘭!如蘭!!長桐是狀元!!!”
長楓與長柏呼喊著,為明蘭高興的心情,遠比自己得了名次還要興奮。
盛家三男,均入殿試一舉包攬一甲頭三名,此等盛況,舉京嘩然。
這一次禮部省了大事,一甲頭三名全在一家,敲鑼打鼓的也好、代宣旨也好,隻需要走一趟。
而在得了消息後,王若弗也是興奮的坐不住,拉著媽媽就吩咐著,
“鞭炮,快鞭炮!”
“我們的明蘭是狀元郎!!”
來了盛府一同等著喜訊的華蘭無奈的笑著,
“娘,是長桐。”
“對對,長桐啊,我們長桐啊,真的是太有出息了!”
華蘭無奈搖頭,
“娘,長柏、長楓也是一甲,一個榜眼一個探花郎,你可彆忘了他們,該傷心了。”
王若弗當然知道‘一碗水端平’,但科舉這種事情,女兒淩駕於男兒之上,甚至還是頭名的狀元,這哪裡讓王若弗平靜的下來去端水?
當下拉著華蘭,嘁嘁喳喳的說著小話,
“我覺得明蘭扮男裝,明明更俊俏些,他當探花郎才名副其實,不過要是在狀元中取舍,就還是算了。
長楓也不差,他長得就像林噙霜,還學著他爹年輕時那風流倜儻的模樣。
唉,你說長柏怎麼就這麼不會長呢,都是一個爹生的。”
華蘭扶額,根本不知道王若弗心中的秤到底是什麼樣的,無奈道,
“娘,你這麼說長柏,整得像他有多不堪入目似的。”
王若弗停住腳步,轉頭疑惑道,“就咱家,長柏難道是不是墊底?”
華蘭一愣,頓時笑得啞然,隻得搖頭感慨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