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惜,空氣中什麼都沒有。
康老爺子抱頭痛哭,仿佛要把這種絕望都宣泄出來。
齊四姑姑卻在這時忽然問了一句:“二哥,你後悔過嗎?”
康老爺子止住哭聲,偏頭看她。
他看到齊四姑姑眼裡也有淚,也隨著這一句問話緩緩流下。
他就知道,當年那件事,齊四姑姑也是後悔過的。
可是……“後悔有什麼用呢?做都做了,後悔還有什麼用。”
慕元青冷聲開口:“說說吧!四十年前的那樁案子。你們幾個,是怎麼殺了二十四個人。”
……
四個十幾歲的少年,一口氣殺了二十四個人,這放在何時都是一樁轟動全國的大案。
當年張家一行回鄉祭祖,因為路途遙遠,又太多年沒有回去過。所以那一次是全家人都出來了,連不到兩歲的孩子都帶著,一起回鄉,並打算在老家住上兩個月。
所以他們不但人多,帶的東西也多,財物也多。
張家在錢塘屬於富戶,祖上三代都做生意,積累了許多財富。
那次回鄉,他們帶了二十餘箱財寶,打算放在老宅這邊。
為此,他們雇了一支鏢隊押送,以確保安全。
但是沒想到那支鏢隊半路反悔,獅子大開口想要翻倍要錢,張家人不給,鏢隊直接走了。
這就導致剩下的路張家人沒有了鏢師押送,全都得靠自己。
經過米陽縣時,其實離老宅已經不算太遠了,再往前走個六七十裡就能到了。
張家人想著,反正也快到了,應該沒什麼事。米陽縣這邊從來沒聽說過鬨山匪,他們隻要小心一些,沒有鏢師押送也沒關係。
卻沒想到,那隊離開的鏢師把張家帶著財物的消息給散了出去。
沒等引來山匪,倒是讓魚禾村的幾個少年動了心。
三男一女的半大孩子,從小一起長大,感情十分要好。
其中有一位叫馮秋的少年,祖輩行醫,家中留下很多與草藥有關的書籍,他從小就喜歡翻看,並且還經常根據書籍記載的方子,自己上山采藥,然後調配藥品。
除了調配藥品,他還會調毒藥。
可能跟遺傳也有一定的關係,他學起這些非常的快,十幾歲的年齡,就可以調配十幾種毒藥。且都是劇毒,根本沒有解藥的那種。
他心氣兒高,覺得自己有這手藝,還窩在魚禾村這種地方真是白瞎了。如果到省府之城甚至是京城去,一定能有一番作為。
但是背井離鄉需要錢,馮家很窮,是四戶人家中最窮的。
因為祖父當年給人治病失了手,家裡所有的錢,包括房和地都賠給了人家。
以至於他們現在靠借彆人家窩棚生活,不但拮據,還沒有尊嚴。
張家的消息傳到他耳朵裡時,他第一時間就動了心。但又覺得這麼大的事他一個人去做有點不敢,畢竟以前從來也沒有動過打家劫舍的念頭。
於是他找來平時與自己玩得好的幾人,包括齊雅在內,說的是他可以迷暈張家的人,然後他們搶些銀子回來。也不多搶,就搶個百十來兩即可。
那張家是大戶,又帶著那麼多好東西,丟了百十來兩可能也不會太在意。
而且他們還會認為是自己樹大招風,路上太不安全了。所以更不會糾纏這件事情,隻會儘快趕路,迅速離開米陽縣這個地方。
馮秋把這個主意跟幾人一說,幾個少年也是年少無知,被金錢衝昏了頭腦,再加上馮秋一再保證隻是迷暈,一兩個時辰之後就會醒,不會有任何問題。
於是幾人點了頭,都同意乾上這麼一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