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 前世(2 / 2)

一眾人踏上寒山寺外的青石階梯,風吹落葉,發出簌簌的動靜,不遠處寺院的簷角上懸掛的青銅鈴鐺隨風輕輕晃動,鳴音切切。

與此同時,寒山寺後院敬修堂。

慕兮換回一身淡紫色菊紋羅裙靜坐在銅鏡前,描柳彎眉,勾勒眼尾,末了特意在一側眼尾下一寸的地方點上一顆小痣。

鏡中少女未施粉黛,雙頰麵若桃花,朱唇皓齒,眼尾那顆小痣,更添幾分嫵媚,楚楚動人,三千烏絲中一枚精巧的白玉雕花簪子上點綴著幾顆珍珠,溫婉優雅。

慕兮拿過妝奩旁的薄紗附耳戴上,薄紗遮麵,隱隱透著幾分朦朧感,自有一股清靈之氣,讓人瞧不真切。

午時一至,寧靜的四周被一陣悠遠的鐘聲打破,三次鐘聲落下,一切歸於寂靜。

佛殿內佛音嫋嫋,細碎的燈燭晃動,巨大的金身佛像巍峨矗立在正中,慈眉善目地俯視著芸芸眾生。

跪在大殿中的楊淑妃和景逸雙手合十,虔誠的祈禱。

這一瞬,景逸仿佛回到前世,他依舊清晰地記得。

前世他就是這般跪在這,為她祈禱,祈求她重生。

那年,是她的第一個忌日,也是他被封戰王攜大軍凱旋之日。

卻無人知曉,得勝歸來高高豎起英雄髻,身披銀甲的男子站在寒山寺外,親自卸下鎧甲,一身白衣布衫,沒有一絲裝飾,隻獨留下腰間的白玉龍紋祥雲佩。

一步一落踩上白雪皚皚覆蓋著依稀可露的青石台階,緩步踏進寒山寺。

鐘聲落下最後的餘音,一切歸於寂靜。

佛殿內,景逸麵對著巨大的佛像金身,跪在蒲團前,雙手合十誠心許願。

微弱的燭光在他那稠墨般的眼底跳動,從不進寺院從不相信佛祖的他,自她離開後,每當她忌日都在這陪她,以今生求來世。

後院古老的白果樹,蒼勁的枝乾被白雪覆蓋,卻依然傲骨於世。

墨色刻絲的鞋履踏上厚實的積雪,發出一陣咯吱聲,景逸緩步走近一間靜室。

門頭上掛著靜修堂三個墨色大字,端莊古老。

景逸布滿傷痕的雙手推開房門,屋內被打掃得很乾淨,淡淡的梔子香中混合著書墨香,沒有多餘的裝飾,隻留正中擺放著的書案,上麵放著早已乾涸的筆墨,和幾張寫滿字泛黃的紙張。

另一側奉台上,一盞長明燈閃著細微的光芒,跳動的光圈後隱約能看清台上奉著的牌位,上麵寫著:

慕兮之靈位

景逸立

景逸站立在奉台前,眉眼溫和,少了幾分往日的書卷氣,多了些剛從戰場歸來的戾氣,他動動唇角,“十七,很久沒來看你了,今日特意來告知你大軍凱旋,我平安回來了。”

可惜,她再也聽不到。

景逸溫和的眉眼中流露出少見的悔意,折身在書案前坐下,冷白皮的手上還殘留著一道觸目的傷痕,他手指摩挲著泛黃的紙張,凝著慕兮曾一遍遍寫下的他的名字,上麵的字清秀雅致卻剛柔相濟,和他寫的完全不同,他的字

上一頁 書頁/目錄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