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彆說了,他們可不想有這麼個弟弟。
聞言,眾人臉色均是拉下來,就像是吃了那什麼一樣。
大宸響起無數嘩然和議論之聲,但隻有少數人明白蕭懷這麼做的用意。
九皇子卻隻感覺此刻渾身的血液都已冰涼,整個人像塊木頭一樣直愣愣的杵在原地,不敢置信,深受打擊。
好在古古接下來的解釋,拯救了他的理智。
【此舉相當於是殺掉所有景德帝還在世的子嗣啊,隻有神昭大帝一個例外,難道他就不怕去了地下會被他的父皇罵死嗎?】
【對於息帝這道旨意的用意,後世無數史學家是這樣理解的:
首先,他知道自己中毒肯定是因為他弟弟,雖然可能也許不是他動的手,但必然也跟他逃不脫關係;且南宮家勢大,手裡有兵權,宮裡還有一個南宮太後在,九皇子對於蕭臨淵的皇位總是一個潛在的威脅,所以得拔除掉。】
【而最有可能下毒的人一定就藏在剩餘幾l個皇子之中。息帝無法查出真凶,那就乾脆全殺了,反正他的這些兄弟也個個都不安分,早點搞死也能避免很多麻煩。】
【可能息帝當時也是怕了吧?你想啊,真凶不明,要是在他之後,如果蕭臨淵再出了事,那大宸真的就無以為繼了!】
【世人談起蕭懷總覺得他是個品行溫和、好說話的翩翩君子,但彆忘了,君子不是傻子,坐上皇位就得乾一個皇帝該乾的事兒!】古古義正言辭,字字鏗鏘。
【所以我想,這才是蕭懷死前,要拉上所有他幾l個兄弟墊背的原因。】
這一番信息量巨大的話,若是腦子轉的不夠快的人恐怕此刻還在呆滯和愣神,但更多的人已經能夠理解蕭懷為什麼這麼做了。
傷感、哀歎,沉默無言是此刻的大宸。
蕭懷……其實無愧為一個真正的帝王,隻是,他沒有選擇,沒有時間,他能做的有限。
可他最後的諡號竟隻是一個息字,怎麼不令人扼腕啊。
正當眾人感傷之際,古古又道出轉折。
【但前兩道旨意神昭大帝都做到了,唯獨這最後一道旨意……】古古頓了頓,才說道,【他並沒有按照息帝蕭懷的意思殺掉其餘幾l位潘王,而是好吃好喝的將他們全留在了京都。】
古古神秘一笑,笑容微冷,又帶著某種深意,【大家明白他這麼做的用意嗎?】
底下一群人開始思考,有聰明的,已經說出了答案。
“他是想找出給息帝下毒的真凶?”
古古看到此人的發言,心想,還又是個熟悉的人名呢,於是毫不遮掩的誇道:【沒錯。說對了。不愧是大宸有名的刑探崔正大人!就是聰明!】
刑探崔正?還被叫大人??
一旁和崔正站在一起的同伴兒都驚呆了,難道我的同窗也是一位曆史有名的人物?
不光他一個人懷疑,光幕上早有人這麼問。
隻有崔正還板著張臉,不苟言笑,反應甚是平靜。
古古笑著回答那些人道:【崔
正可是二十八功臣裡第二十七席,當然是響當當的人物,公正嚴明,又推理能力極強,在當時整個大宸就沒有他破不了的案子,也沒有他不敢抓的人。】
我去!
原本隻是簡單一問,沒想到又暴出一個二十八功臣裡的人?!
難道這二十八功臣是大白菜不成?時不時就能冒出一個?
頓時,整個小茶館裡看站在窗邊那個年輕人的眼神都變了。
因為就在幾l分鐘前,他們才聽那人的朋友叫他,喊的正是崔正這個名字。
不會就是他吧???
此時和崔正站一起的朋友:……
他還沒從震驚中回過神來,但還是下意識皮一把,舉起茶杯自主和崔正來了個碰杯,極其小聲道,“崔大人請?”
崔正糾正他:“還不能叫做崔大人,我還不是官。”
他的朋友:“那不是早晚的事兒?”
如果是其他人,肯定能懂他就是故意這麼叫著玩的,是一句玩笑話,但崔正好像天生就沒有開玩笑這根神經,板正的整個人就像是塊不通人情的木頭一樣,俗稱,缺根弦兒。
崔正思考了一會兒,說:“不一樣。那是十一皇子繼位我才被後世人知曉,現在,不好說。”
話還沒說完,他朋友毫不遲疑的動手捂住他的嘴,一邊左右張望,緊張的額頭冒虛汗。
“我的祖宗誒!彆什麼話都往外說!有什麼話憋著,咱倆回去再慢慢嘮嗑。”
什麼不好說?你是在暗暗指責景德帝不如蕭臨淵嗎?現在全天下,最忌這個話題,但私底下討論這個話題的人同樣不少。
但也彆在茶館兒這種人來人往的地方這麼說吧,彆哪天不留神兒你就被人嘎了!
說完,他就拉著崔正走了。
天上古古接著說道:【蕭臨淵將宮變失敗的幾l位皇子都留在了京都,平日裡也是好吃好喝的待著,為的就是揪出殺息帝的凶手。】
【結果,果然不出他所料,藏在幾l人裡的八皇子果真再次動手了。】
【在這裡,不得不說回南宮家了。】
突然被點到名的幾l人,全都豎起了耳朵,聚精會神不敢錯過接下來的每一個字。
古古先是一歎,而後握緊了拳頭,語氣說不出是憤怒、是感慨、還是惋惜。
【南宮家三代忠良,保家衛國,可有的時候人的執念真的會使人走錯路。】
【息帝蕭懷除了蕭臨淵外,並未告訴任何人自己中毒之事,連自己的母親南宮靖柔也瞞著,更彆提南宮家的其他人了。】
【在這裡主播也不知道他是因為不信任自己的母親、還是因為從前被迫爭位而生的心結,致使他死前連一句遺言也不曾留給這些親人。】
【主播有一個疑問啊,大家聽聽就算了,純粹是我個人的想法。】
【我在想,息帝收回南宮家的兵權,其實也是想保住南宮家,畢竟新帝登基,一朝天子一朝臣,你又不當皇帝,手裡握有
那麼多的兵權乾什麼?不是給自己找麻煩?】
【他將國家百姓,甚至南宮家的退路都安排好了,還讓自己的母親永遠高居太後之位,給了她任何人都撼動不了的地位,那他就沒想過,南宮家會因他的死而反蕭臨淵嗎?】
一個驚天大雷炸響在眾人腦海。
是了,怪不得,怪不得!
難怪有些人從一開始就覺得自己忽略了什麼,原因竟在這裡!
如果當時除了蕭臨淵,朝臣和南宮家所有人都不知道息帝的真實身體狀況,那遺旨的可信度又有多少?
更何況,其中還有要殺九皇子這個親弟弟的命令在。
誰會相信,一個素來寬仁又與九皇子是親兄弟的哥哥,會下殺他的命令?
彆說南宮家的人不相信,這換成之前的他們也不相信啊!鐵定以為遺旨是假的!畢竟蕭懷怎麼可能要了親弟弟的性命!
天上,古古還在繼續講述著。
【雖然有遺旨在,但南宮家的人始終認為息帝的死是蕭臨淵和眾王逼的,一直記恨於他,南宮太後為了給自己兒子報仇裝瘋十年!不惜裝瘋賣傻,也要蕭臨淵付出代價。】
【於是,在蕭臨淵登基第六年,南宮家反了。】
【此時,神昭大帝忙於其他事務,還沒來得及改革軍隊,所以縱使兵權被收回,南宮家先後兩代家主的舊部殘餘兵力也不是好對付的。】
【南宮綏、南宮遜假意要擁十二皇子爭位,實則是想趁著景德帝剩餘幾l位皇子將宮中鬨的大亂,分散眾人注意力,而他們則秘密前往北疆集結舊部,想要揮師南下進攻京都,為息帝報仇!】
古古的聲音激昂,變得低沉。
【可也正是這一場自以為是的複仇!南宮家倒了,南宮家嫡女南宮舒華為保南宮家剩餘族人活命,入宮請命,戴罪親赴北疆,與自己的父親、祖父兵戎相見!】
【最後,她贏了,卻親眼看著自己的親人寧死不降,自我了結在她麵前。】
【你們能懂嗎?】古古聲音沉重,【都說大義滅親、大義滅親,可世間又有幾l人真的能做到為國、為其餘族人,看著最疼自己的親人死在眼前?!】
南宮舒華瞳孔緊縮,微微張開嘴,不敢置信。
【親人的死成了南宮舒華心中難以磨滅的傷痛,她收服北疆後,神昭大帝曾兩次為她封王而拒,她為什麼拒絕?或許,是因那個王位、她踏上王位的路上,也沾有她親人的血。】
她當時痛苦嗎?曆史上的南宮舒華到底是經曆了怎麼的曲折,曆經多少磨難才終成一代女王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