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座深山的小宅院中,一個風華正好的女子牽著身側孩童小小的手,低頭,幽幽的歎了口氣,“看來不得不回去了。”
光幕暴露出這一樁事,六皇子、皇家、還有他們家必不可能再任由皇家的血脈流落在外。
她正是連瑩霜。
所有人都以為連家嫡女連瑩霜身染惡疾,麵容有損,不敢見人,從四年前自請回河安老家,自此幽居山中,少有外人再見過她。
實則是為了待產,隱瞞孩子的存在。
連瑩霜瞞的很好,連她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女兒已經是一個孩子的娘了。
連家聽到光幕說的這件事,當下馬不停蹄的帶人衝去連瑩霜幽居的小宅,隻為求證。
古古接著道,【可能有人想問,連後為什麼不告訴息帝他有兒子的事,這樣一來,他的皇位不就後繼有人了嗎?連後難道就不想自己兒子坐上這至尊之位嗎?】
試問,當時有幾l人能拒絕這種誘惑。
也正是如此,古古才對這個女子產生一種欽佩,他表情嚴肅,【我們不知道連後當時的想法是什麼樣的,但認真想想,以息帝當時那種快要駕崩了的情況,如果這個孩子的存在被人知曉,恐怕反而不是什麼好事。】
【他作為息帝唯一的血脈,是板上釘釘的第一皇位繼承人,但一個才幾l歲的孩童怎麼挑的起一國的重擔?】
【主少臣強,最後要麼落得一個被南宮家扶持的傀儡皇帝的下場,要麼被各地起義的叛軍掀翻王座,改朝換代。而最具有威脅性的,莫過於他的幾l個親叔叔。】
【內憂外患,大權旁落。】
【且還是在那種國家並不安穩的情況下,將一國的重擔交給他,真的比交給蕭臨淵要來的好嗎?】
古古的發問震耳發聵,不少人在心裡無聲哀歎。
如果當時情況下的蕭懷真的活不長久了,將國家交給蕭臨淵,真的等於是他唯一的選擇了。
【哪怕再退一步講,如果息帝明知道自己尚有血脈在世,仍要傳位於蕭臨淵,那當這個孩子長大後呢?】
【他會不會遺憾自己沒有得到父親的皇位?從而生出彆的什麼心思?】這一點誰都說不好,所以古古也隻是做出這樣的猜測罷了。
【當然,也不排除會有被有心人拿來作文章的風險。】
【所以綜上所述,我想,這才是連後一直瞞著這個孩子的存在的原因。】
蕭懷表情呆滯,還沒從自己和瑩霜竟然有孩子的事實中回過神來,此時,頭頂上空古古的聲音就接著傳來。
【從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時刻開始,息帝就開始安排起了自己的身後事。首先,當務之急肯定是暗中派人尋找蕭臨淵的行蹤,最後找了兩個多月之久,終於在東海之濱,也就是趕在蕭臨淵馬上就要出海的前一秒,他派去的人把蕭臨淵攔住。】
好險!好在是及時找到蕭臨淵。
一群人心想,他們知道這是尚未發生的
事,但作為聽故事的人,有些人聽著還是不免心神緊張。
可說完再看古古的表情,他臉上的神情叫人十分奇怪,肅穆之中帶了點點低落、糾結。
歎息一聲,古古終是悠悠說道:【可有的時候怎麼說呢,我真的寧願當初蕭臨淵沒有停下那一步,而是直接坐船出海,這樣也就不會有那樁大宸十大憾事之一。】
【——薑萬寧海邊望舟,一步之遙世間再無他。】
什麼意思?
不少人或多或少心中多出一些疑問。
古古的眼中是他們讀不懂的遺憾與悲傷,又似唏噓。
【可或他真的走了,我不敢想象,當我今天回顧曆史的時候,是否就再也無法看到千年前那個千古一帝蕭臨淵了,也不會再有二十八功臣的傳奇,那個盛世大宸的輝煌。】
光幕中那後世小輩的失落和傷心,句句字字皆是對神昭大帝最熱烈的崇敬。
是對他創下的那個盛世最濃重的向往。
他敬仰蕭臨淵,崇拜蕭臨淵,視他為最完美的存在,像世人崇敬高居天上的神一樣。
他是一個很純粹的年輕人,沒什麼心計,也是第一次做直播,沒經驗沒技巧,甚至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直播會被他們大宸的人所看到,所說所想皆是出於真心。
就是這份真心,令無數人默而不語。
古古歎完,又重新打起精神,【唉……雖說江山代有才人出,世間總會有新的傳奇。也許就算沒有神昭大帝,也會有其他人代替他成為一個好的皇帝……】
說到一半兒,古古說不下去了,因為他還是無法說服自己完全遺忘掉神昭大帝的存在啊!
光是想到沒有曆史上沒有了神昭大帝,古古:算了,這是什麼恐怖故事啊?還我神昭大帝啊啊啊!!!
於是,他乾脆跳過,【算了,曆史就是曆史,是無法被改變的,咱們接著往下講。】
謝無念從光幕收回視線,神情平淡中帶著點點沉思,像是在考慮什麼?
古古:【蕭臨淵被找到後,息帝力排眾議,不顧朝臣反對,直接下旨給了他邵州的封地,封其為定安王。然後,還給了他一道特權,那就是封地自治,治下賦稅不必交於朝中,無論是百姓的管理還是兵力都由他自己做主,可以說,在邵州,蕭臨淵有著絕對的自主權和控製權。】
【而後,息帝開始了自汙之路。】
【他廣招後宮,奢靡無度,不理朝政。一時間,在所有人眼中,他就像是變了個人一樣,從一個溫潤如玉的君子變成聲名狼藉、品行堪憂的昏君。】
【可那是因為他知道,蕭臨淵不得他父皇喜歡,後又被貶為庶民,在身份上落人口實,如果他想要直接傳位給蕭臨淵那勢必會引起無數人的反對!遠的不說,就拿近的來看,南宮太後那一關他就過不了!】
誰都清楚,南宮家不可能將好不容易搶得的皇位,拱手讓給其他人撿了現成的。
【可他又很清楚,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,隻有傳位
給蕭臨淵才是救大宸的唯一出路!】
宮中,南宮貴妃險些站立不穩,渾身微顫,那是她的兒子啊!昏君…昏君!
蕭懷當時到底要因此承受多少痛苦?!
景德帝更是早早的就陷入了沉默。
他做了幾l十年皇帝,當然能夠體會當時他六兒子所麵臨的那種窘境。
自身窮途末路,一國無以為繼!
沒想到,他蕭室皇族有一天竟也會為皇位無以為繼之事發愁,明明,當初那麼多人為了爭那一個位子鬥的頭破血流,最後卻落得這個局麵。
當真是…造化弄人。
【在此介紹一下,邵州在當時算是整個大宸最好的一塊封地,不光占地麵積大,人口也是最多的,物產富饒,風調雨順,再加上蕭臨淵在邵州有著絕對的自主權,短短兩年,蕭臨淵的勢力成長的飛快,甚至到了後麵一度成為朝臣口中狼子野心的潘王代表。】
【但或許是因為息帝和他之間,早就秘密達成了共識,所以不管誰來勸說要小心蕭臨淵生出反心,息帝都從來不理。】
【因為,這一切本就是息帝的計劃。】
【終於,定安王蕭臨淵封王的第三年,他在民間和朝臣們心中的聲望達到頂峰,甚至要蓋過蕭懷這個皇帝去。】
【景德四十三年十一月冬,這場由息帝蕭懷和定安王蕭臨淵秘密進行著的傳位大計,終於走到了最後階段。】
【在那個很寒冷的冬天,息帝蕭懷平日裡故意對其餘幾l個兄弟的打壓終於讓他們忍耐不住,逼宮造反。】
【除九皇子外,其他幾l位尚還活著的皇子皆落入他的圈套。他要他們成為亂臣賊子,然後,名正言順的帶著他這些不安分的兄弟一起下地獄。】
滿京都再無一人喧嘩,連大點兒的吵鬨之聲都沒有,京都中的各個皇子更是安靜到了極點。
他們不敢相信,蕭懷竟能如此孤注一擲,不惜犧牲自己也要做到這個份兒上!
他…瘋了嗎?
這還是他們認識的那個蕭懷嗎?還是那個待人溫和的不行的六皇子嗎?
【其餘諸王叛亂之後,蕭臨淵秘密帶兵直入皇城,平息了這場諸王叛亂,成了最大的功臣,繼大宸皇帝位。】
【而息帝,在留下三道聖旨後,便自此背負罵名。自刎,以謝蒼生。】
古古說完,留下一段時間給觀眾們消化。
他的神情是肅穆而莊嚴的。
他說:【息帝留下的三道旨意,其中第一件便是傳位給蕭臨淵為帝;第二,收回南宮家兵權,南宮靖柔太後之位永不可廢;第三,誅殺所有在位潘王;】
【這其中,自然也包括他的親弟弟。】
“嘩——”
“六皇子這是…恨上了九皇子?”有人驚訝。
但也有人並不意外,嗤笑一聲說道:“他因九皇子才落得這個地步,要是換你,你恨不恨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