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5 恨彆離3(1 / 2)

很快過了清明,鄭芸娘帶著她在後院開了一塊菜地,種了些時令菜蔬。

又過了端午,鄭芸娘親手給她編了床涼席,兩人每日午後,便焚著香打著扇,躺在海棠樹下納涼。

鄭芸娘教她刺繡,教她女紅,教她書法,教她玩樂

她們放過風箏,捕過蝶,在那長達半月的雨季裡追過雨,她們在廚房做過糕點,在倉庫當過木匠,在書房看過話本

日子晃神間已是中秋,那年的月餅是蓮蓉的,鄭芸娘在裡麵放了許多的糖

過了中秋,鄭芸娘教她做麥芽糖,陪她收了菜地裡的菜,放在醬缸裡。

冬日裡,鄭芸娘教她畫畫,她畫的工筆畫平整端莊,淡毫淺墨,筆勁圓轉,生動絕俗。

她說,隻有畫好了工筆,才能繡出最好看的圖案。

她們守著火爐,一個看著話本,一個一臉不情願的描著工筆畫

鄭芸娘每到這時便要調侃她兩句,娘的嬌兒啊,最愛看那話本子裡,文采斐然的俊俏兒郎,待到她束發及笄,娘定要給她尋摸這樣個人兒

她臉色微紅,惱怒的瞪她。

逗的鄭芸娘哈哈大笑,衣服上繡的素白牡丹都像是感受到了她的好心情,搖曳生姿。

周嬌年紀小,喜歡吃甜食。

鄭芸娘一入冬,便每天給她買一隻冰糖葫蘆吃。

她不愛吃時,鄭芸娘便自己吃掉。

聽說那個賣冰糖葫蘆的老漢,在給自己最喜歡的小孫女準備嫁妝,鄭芸娘便親自出去買,還要笑嗬嗬的賞他兩個大錢。

老漢便會激動的搓著自己滿是老繭的雙手,黝黑的臉上現出一抹興奮的嫣紅。

他把那個最好最大,占了最多糖的那個冰糖葫蘆賣給鄭芸娘

而那個冰糖葫蘆的味道,貫穿了周嬌未出閣時的每個冬天。

待到了新年,周嬌的身體好了許多。

喪期內講究忒多,但鄭芸娘還是親自下廚做了頓素魚,兩人吃了個開懷。

這一年家裡的忌諱頗多,但鄭芸娘從不在吃上委屈過她半點。

再到中元節時,周嬌已經與去年不大相同了

她才思敏捷,聰慧過人,像極了她的母親。

鄭芸娘開始教她音律,下棋

她漸漸的放下了最初的偏見,與她似朋友似母女。

出了孝期,兩人還曾踏青,郊遊。

周嬌的性格漸漸改變,不再像以前那般敏感刻薄。

鄭芸娘送她去女學,陪她去看玄音天女祭,帶她去聽戲,跟她去參加同窗的小宴

她教她什麼是自由,什麼是灑脫

她把一個有錢有閒的寡居女人,能過的多瀟灑全都展示給她看

她帶她去泛舟,請她喝酒,坐在雅間裡看著那些所謂的學子們,在大堂裡喝多了洋相百出

她把她教養的極好,從身體到靈魂。

她在外儀態端莊,文采斐然,在內靈氣逼人,肆意瀟灑

她看起來已經成了另一個她。

善良,大氣,溫和,聰慧,識大體,知禮儀,懂進退,明事理

可那終究隻是看起來而已。

轉眼間,她到了議親的年紀。

鄭芸娘也和彆家的母親一樣,給她辦了及笄禮,帶她去玄音天女廟祭拜。

周嬌欣然前去,卻不想,那日照顧她的丫頭,竟將她的貼身手帕遺落,被一男子撿去。

鄭芸娘尚不知此事,她整顆心都放在了給周嬌挑選人家的事上。

上一章 書頁/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