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就是管了四年了,時知心裡有了譜,“公中庶務產出,嫡脈每年可取三成沒錯吧?”
阮媽媽點頭:“雖說公中祖產的鋪子、莊子的地契都是家主繼承,可實際產出族人花費要占大半,這也是世家延續的道理。”不是每個士族成員都懂經營的,公中留一部分錢除了做些要事,其餘的大部分拿來救濟貧困族人,還有負責祭祀、族學、祠堂維護祖墳的照管都要用錢。
可就算這樣,每年大祖房還要有一部分錢預留出來,防止天災人禍這樣的大事發生,經年累月這筆錢還是很可觀的,這一筆錢就是崔氏莊園每年的產出上交一點的來由。
時知在知道有這麼一筆錢後就動了腦筋,當然了現在不是時候,如今馬上要過年了,她得跟著學習準備祭祖的事情。
除了貢品還有各種禮節,同時招待前來祭祖的族人吃穿住行也是個大學問,崔教授和時知都要好好學習才能不出錯漏。
“國喪期間,三個月內慶祝活動一切取消,祭祖儀式也要減削一部分。”阮媽媽把要注意的一天天給時知講清楚。
時知一邊記心裡一邊吐槽,就這還是削減的?果然世家消失是有道理的,這簡直就是可恥的浪費!
可惜這個時代就這樣,她要是改了,立馬能被噴死!要改也得等她真正說了算再改!
過年原本是要拜年的,可如今國喪還不到三個月,節日裡不許慶祝太過,串門拜年在崔氏這樣“禮儀之家”就全都取消了,大年三十祠堂祭完祖,族人陸陸續續就回去了。
時知和崔教授在古代第一個春節過的其實並不熱鬨,這裡的士大夫守孝三個月,他們的年夜飯都是素的。
時知和爺爺坐在大廳裡守歲,他們今夜都不太想早睡,這樣的日子最是想家,所以都想陪著對方。
天漸漸亮了,年初一也要給祖宗上香,但這個不需要太多族人在,家主帶著族老來就可以了。
崔教授上完香又和族老寒暄一陣就回房補覺了,族老們大概也得回去補覺,古人守歲那絕對是認真的。
時知在屋裡睡得很香,她做了個夢,夢到自己回現代了,她回到了剛到農科院的時候,但這裡一個人沒有,外麵大片試驗田靜悄悄的,時知走在麥田裡沒看到人,跑回院裡也沒看到人,這個世界仿佛靜止空置了一般,她一下子就驚醒了!
醒來的時知有些難過,好不容易做個回去的夢,竟然還這麼糟心,一個人都沒有的現代她回去乾嘛?
“女郎醒了?剛好也要午食了。”阿茄拿來新衣給時知換上,新年再是國喪也是要打扮的。
時知洗漱後問道:“祖父起來了嗎?”
“主院那邊兒傳話來,說是家主休息了,囑咐您自己用飯就好。”
時知心想爺爺的確比她累,還要應酬半天才能睡,“一會兒讓主院的人準備點去火養生的湯水給祖父用,這幾日著實勞神。”
吃完午飯,時知就開始清點房契地契,這些都是清河郡的產業,大部分是公中的地契,還有一部分是他們一房的私產,這必須要分明白了重新登記造冊,公中的對賬要很麻煩,她是不用管的。
私產的她已經把賬冊對明白了,她的一個二等女使阿秋是算賬的好手,觀察了這幾個月,回祖地後時知就讓她管賬了。
“給阿秋提成一等女使的份例。”是人才就要好好用,時知還是很明白這個道理的。
原身固定的一等女使六個,可惜有四個陸陸續續嫁人了,就阿茄和阿葫年紀略小,原身母親離開後也沒女性長輩關注這一點了,原身覺得夠用也就沒補這個缺。
如今回清河郡,她身邊的人職務也要劃分明白,阿茄管她身邊的人事調動和消息傳遞,阿葫管她的財務歸置還有日常瑣碎,阿秋負責輔助她整理賬務。
“你們一人帶兩個二等女使和四個三等女使,阿葫你帶的人必須懂得你會的各種技藝和財物保管安放的方法,阿茄你帶的人必須懂你學習的世家人情往來和消息應對回話,阿秋你的隻要會算賬不出錯就行。府裡的女使儘你們三個挑選。”時知捏了捏手指,這是她思考的習慣。
“你們應當明白,我以後的路不是一般的世家女郎,所以我身邊的女使也不要隻會伺候人就夠了,同樣的在我心裡忠心是第一條,你們怎麼挑人我不管,可他們做事出了漏子我第一個責罰的卻是你們三個,明白嗎?”
作者有話要說:地方行政單位背景設置:州、郡、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