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本是打算坐馬車的,但是市集離杜府的距離並不遠,市集近日最是熱鬨擁擠馬車也不方便出行,再者杜允蕭想讓妹妹鍛煉鍛煉就沒有乘車,兩人一起走路過去。
杜允蕭和張婷的婚事定在了三月十五,張婷是張之禮第十四個孩子,張之禮花心濫情,妻妾加起來一共二十多,還有數不清的一些風流債。
張婷是庶女又是第十四個孩子,在府中自小不怎麼受重視,連名字也是張之禮隨口起的,張婷娘親心疼女兒便起了個閨名叫蕊蕊,誰又不是自己娘親的心頭寶呢?
說起來杜允蕭和張婷也算是偶然結實,在一次花會上,杜允蕭無意間救下了差點被自己姐姐推下水的張婷,之後兩人又在廟會上偶然碰到。
張婷性格溫婉可人,又善解人意,杜家到是沒有什麼必須要門當戶對的想法,自然不會在乎張婷隻是商家庶女的身份。
杜允蕭自己也喜歡這位和娘親性格相似的女子,在托媒人打探後知道對方也有意,便定下了婚事。
杜家向來信奉一夫一妻製,起初並沒有什麼感人的愛情故事,隻是因為杜家祖上覺得女人多了便是惹是生非,拈酸吃醋,懶得處理後宅是非的先祖便定下了這麼個規矩。
一直延續至今,但是後來因為隻能一夫一妻,杜家在選擇妻子前會花費很大氣力,基本上都是找自己摯愛之人,相伴到老,幸福一生。
對於旁觀者的杜允若而言對於這種歪打正著還是很欣賞的,畢竟她的爹娘便是青梅竹馬,自小便認識,長大後便成婚,兩個人之間再無其他人,羨煞旁人。
可惜杜母隻生了兩個孩子,當初她生杜允若時傷了身子,杜父舍不得,便不敢再要孩子了。
杜家從有族譜記載以來,因為一夫一妻製雖然算不得人丁興旺,但是神奇的是血脈一直被延續了下來。
杜允若雖然落得個不婚出家的下場,但是杜允蕭卻生了三個兒子,並且各個德才兼備,智勇雙全,算得上數一數二,出類拔萃的人物,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。
杜允蕭帶著杜允若出門先吃了一頓不怎麼早的早飯,然後陪她一起在市集上轉悠,其實過年期間最熱鬨的是晚市,可晚上杜允蕭和友人約好了見麵,便隻能白日裡陪著妹妹一起轉轉。
杜允若看著市集上各式各樣的發簪,轉頭問向一旁百無聊賴的杜允蕭“哥哥,你知道嫂嫂喜歡什麼嗎?”
杜允蕭想都沒想便說:“玉蘭。”說完後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補了句:“大概是吧!記不清了。”
杜允若知道自家哥哥這是真的害羞了,也沒有刻意再調侃他玩,拿起攤子上一直雕刻精美的玉簪遞到他麵前“玉蘭花啊,那這個玉簪怎麼樣,樣式看著很不錯。”
“很好。”杜允蕭不懂這些東西,但是妹妹說好那就很好。
杜允若知道杜允蕭靠不住,還是自己看得了,她又在角落裡看到一對成色很漂亮的耳環“還有這對耳環,也是玉蘭樣式的,看起來晶瑩剔透的,真漂亮,也一起買給嫂嫂做新年禮物吧!”
杜允蕭點點頭,沒有反駁“嗯!”他又看看攤子上的東西問妹妹“你想要哪個?”
杜允若趕緊擺擺手拒絕道:“我就算了,梳妝盒裡還有好多都沒戴過,之前你和娘一直買給我,還有七七,雪青她們也送了我不少,根本帶不過來。”
“若是不給你買,娘親知道會不開心的,爹爹也會說我對你不好。”杜允蕭才不會讓很久才出一趟門的杜允若空手而歸。
杜允若想想也是,她也害怕自家母上念叨,便挑了一直很素的雲紋玉簪,倒不是杜允若自己想戴,而是想著和手帕一起當做新年禮物送給許晏山,也算是感謝這些年許晏山的顧念,畢竟其實杜允若梳妝盒中多一半的首飾都是他送的。
因為杜允若不常出門,很少佩戴那些東西,若不是杜允蕭剛剛提起,她根本不記得自己還有那麼多的首飾。
杜允蕭付了賬後,兩人又在集市上轉了會兒給張婷買了些小玩意,杜允若自己也挑了幾件看起來好玩的。
杜允蕭說的是鍛煉杜允若,但是沒一會兒,自己到是先心疼起來,他點好了菜讓杜允若先在酒樓坐一會兒,自己卻跑去給她買愛吃的糕點和蜜餞了。
杜允若也沒那麼弱,但她確實不怎麼喜歡逛街,可能剛來世界會對這些有些新鮮感,但是待的久了之後,其實也就那些東西。
杜母,杜父,杜允蕭三人極為寵愛她,基本上從小要什麼有什麼,也就不是很在乎這些小玩意了。
杜允蕭點的是包廂,杜允若一個人待在裡麵吃飯,因為天氣緣故,便沒有開窗,古代酒樓沒什麼隔音效果,杜允若能在二樓清楚的聽到一樓的評書。
老先生說的很好,聲音滄桑,用詞遣句異常精準,口中的虛幻故事仿佛就正展現在眼前,讓人身臨其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