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他們自己攥了個戲,找了個外行的大老板投資,花了人家一個億。”
“結果呢?”大家都很好奇。
“拷貝給人家老板了,自己留著玩吧,上映也沒用,浪費錢。”純粹是胡編亂造的一部電影,拍完給人家老板,就算交了差。
怎麼上映發行可不關他們的事,你自己找去。
不過看了質量,人家老板再傻也知道,根本不可能找到發行,真上映也不過是冤枉再多花一筆錢。
“人家大老板沒發飆?”
講述者王導笑了笑,“什麼年代了,還敢動手啊。為了一個億把自己造進去,那不得把多少人樂死。”
況且,大老板再有錢也管不了娛樂圈的事,隻能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。
“他也不好意思對外說,不然彆人怎麼想,這麼大個老板還上這種當,跟你做生意,保不保險啊。”
隻能不了了之,業內人知曉了,拿出來當談資笑話笑話圈外人。
杜箬隻能跟著笑,娛樂圈再過十年,還是這種風氣。圈裡捧高踩低,圈外坑蒙拐騙。
隻不過,短短十年,視頻網站和短視頻的崛起,娛樂圈再高貴也隻能低下頭,接受新的規則。
什麼規則,有流量哪怕網紅也能進圈當明星。網絡平台成了娛樂圈最大的金主,他們一年有多少預算,幾乎等於圈內能開多少戲。
很多人可能覺得納悶,2013年網絡已經有流量的說法了吧。
那麼大家想一想,拍攝於2013年的萬萬沒想到火不火,說年輕人裡無人不知,無人不曉,不過份吧。演員火不火,夠不夠知名度,夠吧。
但之後呢,除了簽約公司的自製劇,有人請他們拍戲嗎?偶爾演個配角最多了,一直到網紅都開始當明星演戲了,他們才得以用演員的身份走入大眾視野,能接到主演的角色。
如果五年後有一部戲,能達到萬萬沒想到的火爆程度,你覺得主演接下來是什麼待遇?劇本接到手軟,全是男一號,高定隨便穿,紅毯挨個上,過份嗎?不過份吧,常規操作而已。
杜箬聽著席間的笑話,時不時拔一下自己的算盤珠子。再梳理一下自己的日程安排,明天喬樹和燕陽過來探班,正好交待他一點事。
燕陽畢業了,杜箬一算,“這不是才三年。”
“學分夠了就能拿畢業證。”燕陽也不靠文憑找工作,拿個文憑純粹是為了寫各種履曆,包括相親的時候好看。
“我給你們幫忙吧。”他興致勃勃覺得自己創業很酷,很想摻合一把。
“你不如去給樂好幫忙,好好跟前輩學習,以後自己組局,倒也是門不錯的生意。”杜箬真心給他建議。
“咦,好像也不錯。”燕陽頓時覺得這主意不錯,剛好之前在北都打工,對娛樂圈多少有一些了解,還能喊朋友過來幫自己。
喬樹帶了一車飲料和水果過來,探班嘛,肯定得拿東西。
東走走西看看,然後問杜箬,“順利嗎?兩個月能不能殺青。”
“沒問題,品牌形像店,還有產能都能保證嗎?”
他們準備在涼城最繁華的商圈找間門麵,裝修成品牌的形像店,找來找去還是梁玉替他們解了圍,拿出自己手裡的門麵給他們挑,這才選址成功。
“裝修我盯著呢,保證十一能開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