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7章 遠古三皇秘聞(1 / 2)

一億孤行 牛筆 6211 字 2024-04-01

感應到和洪荒之力很相似的神秘力量,裴隱內心很迷茫。

根據他學到了曆史,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的君王,一共有六個。

分彆是秦始皇嬴政、漢武帝劉徹、光武帝劉秀、唐高宗李治、唐玄宗李隆基,以及宋真宗趙恒。

按理說這六位皇帝,都是第二紀元出現的,不應該擁有第一紀元的洪荒之力。

紅色箭頭,指向了山坡上一塊麵包車大小的石頭。

無論從哪個角度看,這石頭都不怎麼起眼。

裴隱從四麵八方看了看石頭,單掌按在了石頭上。

神庭內的河圖,與石頭內部潛伏的能量,產生了某種聯係。

漸漸地,河圖畫卷攤開,出現了一個動態畫麵。

畫麵中出現了一個采藥治百病,並發現了穀物糧食的男人,赫然是神農。

緊接著又出現了一個發明了八卦,史上第一個搞玄學的男人,正是伏羲。

第三個男人打敗了蚩尤,首次實現人族各部落統一,乃是軒轅黃帝。

上古三皇五帝,裴隱看見的正是三皇。

三皇都乾了同樣一件事,在泰山進行過古老的祭天儀式。

那種儀式,比起秦始皇以後的封禪大典,要落後得多,也原始得多,卻引動了天道共鳴,形成了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受命於天。

當那個祭祀畫麵消失,裴隱有個不成熟的想法:莫非泰山殘存的神秘力量,與秦始皇等六個封禪皇帝無關,而是源自於上古三皇?

這個想法確實不成熟,很快被他推翻了。

根據前世記憶,三皇五帝誕生於第二紀元,是第二紀元早期的人類代表。

而洪荒之力,隻存在於第一紀元。

裴隱飛速整合信息,想起了他在神殿總部看過的一卷資料。根據資料記載,第二紀元的三皇,分彆對應遠古時代的天皇氏、地皇氏、人皇氏。

“天皇氏、地皇氏、人皇氏,應該才是第一紀元的三皇。”

“伏羲、神農、黃帝,有沒有可能覺醒了遠古三皇的靈根?”

“就相當於,第二紀元的蘇七七,覺醒了第一紀元的羲和靈根。”

“第一紀元天道崩壞,眾神隕落,化作滿天星鬥,理論上第二紀元的修士可以覺醒這些靈根。”

“有道理啊,我以前完全沒從這方麵考慮過。”

當裴隱冒出這個念頭,他按著的石頭有了反應。

那塊石頭仿佛能感受裴隱的心意,表達了一種意思:請聽題,本大爺考考你。

如果裴隱沒有通過剛才的考驗,那就沒有然後了。

隨著他推理出遠古三皇,那塊石頭貌似比較滿意,與河圖產生了第二次聯係。

河圖畫卷重新打開,出現了全新的動態畫麵。

畫麵中出現的第一個人,教民結網、進行漁獵和畜牧,功德無量,得上天啟迪,覺醒了靈根。

此人正是伏羲,他從億萬星辰中融合的靈根,赫然是帝俊。

帝俊早期號稱妖皇,持有至寶河圖洛書,以周天星鬥大陣和混元河洛大陣,守護遠古天庭,從此執掌天界,被尊為天帝,亦稱天皇。

覺醒帝俊靈根的伏羲,受河圖洛書啟迪,從此創造了八卦。

由於帝俊本身是妖族,使得伏羲也受到同化,往往以半人半蛇的形態出現。

很多年以後,伏羲被後世子孫尊為天皇氏。

裴隱細思極恐,原來遠古天皇氏,居然是第一紀元的扛把子帝俊。

他感到惶恐的原因在於,帝俊擁有河圖洛書,後來還得到了日月鏡,坐擁三件至寶,還是擋不住天道崩壞,最終灰飛煙滅。

這讓裴隱有個不好的想法,即使自己與洛清辭合體,引發河圖洛書共鳴,能夠阻止災難發生嗎?

“往好的方麵想,起碼現在有線索了。”

“事在人為,說什麼也得試試。”

裴隱打定了主意,但凡有一線希望的法子,他都得試一試。

為了收集更多線索,他繼續研究著動態畫麵。

畫麵中出現了神農,教民食五穀,嘗百草治病,感動上天,覺醒了靈根。

那靈根虛影霸氣外露,赫然是帝俊的好兄弟——太一。

出場,就是一首詩:

天無二日,地載八方。

上一章 書頁/目錄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