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母後~!”長公主嬌嗔一聲:“兒臣掛念母後,特來請安,沒有彆的。”
“也好,過來坐下,陪哀家說說話。”宣太後看破不說破。
長公主如蒙大赦,落座後聊起了家常:“母後,兒臣跟您說一件趣事。昨夜兒臣心血來潮,前去皇家書庫翻閱古籍,正巧碰上了桂公公。我和桂公公要找的書,竟然是同一本,您說巧不巧?”
“哦?”宣太後貌似饒有興致:“你說的是什麼書?”
“一本幾百年前的小冊子,不過十來頁,名為《無相神器譜》。”長公主答道。
“哀家倒是頭一回聽聞,說來聽聽。”宣太後難以捉摸,沒人明白她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。
“據《無相神器譜》記載,世間有至陽神器,無色無相,非金非玉,與有緣人一同誕生。”
“至陽神器,天下有三。”
“其一,乾坤擎天柱。”
“其二,紫金龍王杵。”
“其三,碧血洗銀槍。”
“此三種神器,千年難得遇見,隨有緣人而生,亦隨有緣人而滅。”
“三大至陽神器之中,前二中皆為天生,唯獨那碧血銀槍,乃後天形成。”
“書中有載,以無相劍體築基,成就無上劍體。待得時機成熟之時,碧血洗禮,銀槍出世。”
長公主滔滔不絕,說到最後,情不自禁舔了舔嘴唇。
“月兒為何突然關心起這個?”宣太後明知故問。
“昨日有人觀碑,三花聚頂,一柄銀槍久久不散,引起兒臣好奇罷了。”長公主說得輕描淡寫:“後來兒臣在皇家書庫,又發現了一件趣事。”
“說來聽聽。”宣太後也挺配合。
“兒臣在卷宗中查到,六百年前,人界有一修士飛升至地界,自稱馬邊牛鴿鴿。”
“那人遊曆至神都,觀碑三日而悟道,同樣三花聚頂,一柄銀槍久久不散。”
“當時有一奇女子,乃我大周宗室出身,曾被封為采薇公主。因其信仰虔誠,進了神殿,一步步成為紫衣中樞神官。”
“原本以采薇公主的資質,一生難入七境歸真,沒想到冥冥中自有安排,采薇公主與牛鴿鴿一見鐘情,竟逆轉宿命,邁入歸真境,做了二十年大神官。”
“相傳那逆轉宿命之法,來自天道碑,名為《十三槍》。”
“兒臣難免好奇,曆代大神官,少說掌權一百年,采薇公主為何偏偏隻在位了二十年?”
“一時興起查下去,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情。”
“牛鴿鴿曾在神都居住二十餘年,與采薇公主生有一子,是個男孩。後不知為何,牛鴿鴿拋妻棄子,去了西牛賀洲,那孩子自此隨了采薇公主的姓氏。”
“說來也巧,就在那一年,西牛賀洲出了一狂人,自號閹人章義德,拔起了人參果樹,燒毀了五莊觀。”
“牛鴿鴿見了章義德,也不知發生了什麼,兩人同時消失了。”
“有人說兩人同歸於儘,有人說二人飛升到了天界,也有人說他們去了人界。”
宣太後聽完,有些不滿:“你沒頭沒尾的囉嗦半天,也沒個重點。”
長公主笑道:“昔年牛鴿鴿以《十三槍》逆天改命,如今又出現了參悟《十三槍》之人,兒臣恨不能繼承武氏先祖榮光,學我武家前輩采薇公主,走出一條新路。”
宣太後大失所望:“月兒,昔年哀家扶你弟弟上位,考慮的是紮穩根基,百年後他禪位與你,讓你做我大周有史以來第一位女皇。你曆練這麼多年,看到的東西,竟這般狹隘?”
長公主認真起來了:“兒臣自不如母後高瞻遠矚,幸得母後教誨,也學到了一點皮毛。這些年我一直想不明白,元老會有十位先帝,還有太祖、太宗、高宗三大聖皇坐鎮,母後為何能憑一己之力與之抗衡。”
宣太後神色一凜:“你想說什麼?”
長公主似笑非笑:“昨夜查到的東西,令兒臣豁然開朗。昔年采薇公主養大的那男孩,也有繼承權。當年恰好是我大周第四代世宗皇帝末期,世宗膝下僅有采薇公主這麼一個女兒。采薇當了大神官,便不得繼任皇位,世宗後繼無人。”
“本來那男孩是最合適的人選,隻可惜元老會不喜歡采薇公主和牛鴿鴿所生的野種,將當時的采薇大神官拉下了馬,剝奪了那孩子的繼承權。”
“第五代繼位真龍,乃是世宗堂弟之子,當時的福王,後來的玄宗陛下。”
“誰也沒想到,采薇公主一怒之下,力戰三聖皇,竟難分軒輊。”
“更沒有人想到,當年那個小男孩,天賦異稟,實力深不可測。”
“那母子倆令元老會焦頭爛額,卻沒有任何辦法解決。”
“若非采薇公主念及大家同出武氏血脈,恐怕元老會已不複存在。”
說到這裡,長公主話鋒一轉:“以采薇公主的修為,她至今還活著,起碼還可活一千年。母後力保弟弟登基的舉動,和采薇公主當年何其相似,想來是某一點觸動了她,以至於她成了母後的靠山。”
“我那位天子弟弟,字佑安。母後卻為他改了字,字念博。”
“念博這兩個字改得好啊,觸碰到了某些人心坎裡。”
“如果我沒記錯的話,當年牛鴿鴿與采薇公主所生的男孩,名叫……武~勁~博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