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1章 一環套一環(2 / 2)

趙昉:……你這是把我老趙家的臉往地上踩啊!

養麵首什麼不過是夏祈音的氣話罷了,不管是養麵首還是納妾都不是她想看到的。她是要幫助女孩子做自己的主人,不用被迫為人妾,不是幫女孩子走向另一個錯誤的道路。

“放心好了,我不過是隨口說說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,我不會真鼓勵女孩子養麵首。”夏祈音話鋒一轉道,“如福康這樣大的孩子,是改變思想最好的年紀。”

已婚已育的婦人不管過的好與壞,大多會安於現狀,太小的孩子容易教育,但他們沒有哪怕一絲反抗原生家庭的能力。十幾歲的女孩子正在叛逆期,又對愛情充滿憧憬,最有勇氣反抗壓迫。

這個年紀的女孩子即便脫離原生家庭,隻要有人庇護一二,就能夠在外麵活下去。比如施茵,嫁給葉盛蘭後,與葉盛蘭一起打理富貴班,與心愛之人一起發展自己喜歡的戲曲事業,不要太快樂。

若按父母安排嫁給沒有共同語言的薛斌,施茵如何能像現在這樣做自己喜歡的事業?戲曲在花金弓眼中是下九流,可在喜愛戲劇的施茵眼中,戲曲並不比詩詞歌賦低俗。與喜愛之人一起發展喜愛的事業,那就是雙份的快樂。

人有了憧憬和目標才會有鬥誌,當這些女孩子懂得爭取自己的權益,才能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思維扯開裂縫,直到一點點增大,將那些糟粕思想徹底剝離主流。

“難道你就不怕那些女孩子所托非人嗎?”

“你穿鞋子是自己試穿過的合腳,還是彆人直接選好的合腳?什麼事都有風險,父母選的未必就比她們自己選的好。一樣的風險,自己做主至少沒有那麼多遺憾。且我要改變的不僅是女孩子的命運,還有一樣被主宰命運的男孩子,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與你和官家一樣娶了不喜歡的妻子,就能納喜歡的美妾。”

夏祈音反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不僅是因為施茵、福康這樣的女孩子,而是所有被父母當做所有物掌控命運的少男少女。且還有一個隱晦的目的,趙昉或許沒發現,又或者發現了,沒有說破。

那就是隨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被擊碎,當年輕人開始有自我,一定程度上也會動搖三綱五常。夏祈音在賭,都趙昉是個極度自信的人。若趙昉自信自己的能力,就不會對此生畏,若不然,他必然會生出忌憚之心。

夏祈音反問道:“小師兄知道我的目的,不會反對吧?”

“不管這個世界的主流思想如何變,天下人總需要一個領袖,而我有實力站在巔峰,又有何懼?”趙昉含笑道:“男尊女卑亦或是男女平等,於我而言有區彆嗎?我要的是天下太平,江山永固。我的臣子是男人還是女人,於我皆是一般。”

趙昉要做的是天下之主,對於他而言,隻有有用的人和沒用的人。有用的人是男是女又有什麼關係,沒用的人是男是女何必在意?不影響皇權統治,趙昉就不會是這件事的阻礙。同樣,若沒有足夠的價值,趙昉也不會冒著得罪朝中文武的風險相助。

“小師兄這麼想我就放心了!”

“你行事看似沒有忌憚,但每次都能恰到好處,多餘的話我也不必多囑咐。隻這件事並非一日之功,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西夏的事情,切勿在福康的事情上花費太多精力。”

“我明白!西夏人近來可有異動?”

“厲兵秣馬,戰事一觸即發。”趙昉道,“前往遼國的使者已經返程,遼帝並未答應與我們聯手。”

“坐山觀虎鬥,意料之中。遼國與金國積怨已深,遼國一動,金國就可能抄後,蒙古人也會乘勢而起。”夏祈音道,“遼國不動也好,他們不動,金國才不敢妄動。他們不動,我們才有足夠的籌碼要回燕雲十六州。”

“國與國的相交在於利益,遼金覬覦中原繁華,若有機會南下未必不能結盟,此事不可不防。”

“所以,這第一戰不僅要贏,還要占據絕對優勢,殺雞儆猴。遼國想要坐山觀虎鬥是意料之中,我們不僅讓他們看,還要讓他們看的明白。頭一戰必須嚇破他們的膽氣,鎮住遼國,令其不敢妄動,在他們反應過來之前,快速推進。”

蒙古雖有崛起之勢,到底不像遼金已經建國,不管是遼國還是金國都在儘力拉攏蒙古人,又竭力防備著蒙古,蒙古目前還沒有本事南下。唯一需要防備的還是遼金,尤其是可能趁火打劫的金國。

趙昉與夏祈音對視了一眼,同時長長的歎了口氣。

綜宋一朝,邊境就沒有安穩過,前有遼夏,後又金蒙。但無論那個時間截點,都比這個融合世界好過些。將宋每個時間點的敵人都放在了一個時間點,就是平局和小逆風變成了開局大逆風啊。

上一頁 書頁/目錄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