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到信以後,賈家也沸騰了起來,就仿佛是自家爺們中了狀元似得。王熙鳳得了賈母的吩咐,立時帶著禮物,浩浩蕩蕩地趕往林家。
這一回,林家倒也沒說不接待。林黛玉將她迎了進去,然後她發現徐家的大奶奶和二奶奶也在幫忙!
她頓時就頓住了腳步。晴雯如今是徐家的女兒,林大爺就是徐家的未來女婿,這兩位奶奶來,也是應當的。
隻是徐家那是皇後的娘家,他們家是賈妃的娘家,這乍一見麵,就像是小妾的娘家人見到了正室的娘家人,王熙鳳心裡有點犯怵。但想起賈母的吩咐,她又不得不硬著頭皮上前問好,想要幫著一起料理。
就算隻是幫點小忙,叫外人看來,至少賈家和林家,甚至和徐家還是有交情的,還是在一起的,能叫他們扯著虎皮緩一陣也好。
林黛玉倒是沒有拒絕。林熙和她講的很清楚,她在賈家生活了那麼多年,賈家就是她最親的親戚,這個關係一時半刻是切割不斷的,也彆想著一下子斷了。就看他們怎麼處理,譬如春闈那件事,他們不來,林家就能先發製人,有足夠的理由不上賈家的門;他們做足了臉麵上門道歉了,林家也不要著急,暫且先接著。總之大麵上要叫世人看著,林家是講道理的那一方,這樣,若是兩家糾紛真的不可調和,林家都能立於不敗之地。
林熙教導明華,也教導林黛玉,但這兩者之間又有些不同。對待明華,他那是什麼都教,什麼都講,她生氣了不高興了都不要緊,許下許多諾言溫柔哄著她,一定要把她給知道的都掰碎了講給她聽;教導林黛玉的時候,他最多也是不動聲色的引導,倘若林黛玉能領會,那就繼續教,倘若她資質不足不能領會,那就另找一個懂得人教她,這教的過程中,倘若對方惹他不高興了,不拘是什麼原因,那是再也沒有下文了的。
王熙鳳要幫忙,林黛玉沒有反對,徐家兩位奶奶笑了笑,也沒有反對。但這接下來的事情,隻叫王熙鳳心裡覺得更難堪。
林家上門的客人有哪些呢?林熙一同進京趕考的同僚,中山書院的老師學生,徐家關係近的親戚,周貴妃家,趙大人家,張大人家,林如海曾經的同窗和同僚,以及聽到消息後自發攀附上來的人……短短幾個月時間,這林家大爺已經織出一張屬於他自己的人脈關係網。
這些人的女眷來賀喜,隻與徐家兩位奶奶和林黛玉攀談,對王熙鳳最多含笑頷首,問一聲好。王熙鳳呢,不是不想加入,一則人家的交際對象就是那三位,與她無關,二則讀書人的女眷大多也有些才華,她們聊的天說的話,她聽不懂!
就這麼著,她被撂在了一邊。能找她說話的,都是自己攀附上來的人,但凡是有些聲望的人家,居然都不會多看她一眼。
王熙鳳在賈家,是何等威風的人才,連隔壁寧府的喪事也由她全權做主,來往的人全是北靜王等勳貴。到了這裡,她卻憋屈的不行,做什麼什麼不順。
這種強烈的落差,卻叫她想到了更多以前沒想到的問題。
譬如,若是林姑娘不嫁到賈家,修園子的那兩百萬兩銀子該怎麼辦?
譬如,四大家族再京城的地位,為什麼會一落千丈成這種模樣?
要知道,他們家在宮裡,可還有一個娘娘呢。
她的政治素養不足,不足以讓她想通其中的事情。但她起了警覺心,再回顧一下賈家的近況,她忽然悟到,宮裡的娘娘並沒有讓賈家更好。賈家表麵更繁華了,但內裡卻越發被挖空了,原先她還盼著娘娘生下小皇子或是小公主,情形會更好一些。可如今,她卻不這麼認為了。她是女人,她是個整死過二房的後宅女人,她知道女人可以多麼心狠手辣,娘娘若是懷孕了,她能保得住自己的孩子嗎?縱然保住了,孩子能安全長大嗎?
最要緊的是,賈家內裡已經被挖空了,還能撐那麼十幾年嗎?
回城的路上,王熙鳳坐在車裡沉默不語,一直在思索這個事情。她在想自己該怎麼辦,賈家該怎麼辦。可她的見識有限,實在是想不出什麼東西。
平兒見她皺著眉頭很苦惱,便問道:“奶奶是遇到什麼煩心事了嗎?”
“沒事,有些累著了。”平兒是個貼心人,王熙鳳對她,素來是有什麼說什麼的,但如今的這個可怕猜測,她下意識地壓了下去,不想告訴平兒。
平兒就道:“那奶奶好生歇著吧,下個月還要操持二姑娘的婚事,可彆累壞了自己。”
王熙鳳點了點頭,心裡卻還在想:她究竟該怎麼做才是對的?
林家客人散去之後,徐大奶奶和徐二奶奶也回家了。明華又給林熙寫了一封信,說了徐二奶奶與她講學《禮記》的事情。她說:此番二奶奶講學,我所獲頗多,這才知曉原先自己仗著注解隨便翻翻這些經史子集,卻自認為知識淵博,是有多麼淺薄。我很後悔當初在靈山的時候,沒有多向你學習,希望我們成婚後,你能從頭開始教我。
千紙鶴飛走以後,明華就咬著手指頭想:想不到她這懶散了幾萬年的老妖精,居然會在小世界裡發奮讀書。這若是傳回天界,也算是一個奇談了。